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5北京公务员面试高分必看:自我认知题型作答技巧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2015-02-20    

  对于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类的题型,有三种主要的类型:第一类是直接提问类,比如“请你介绍一下你自己。”“请问你有哪些优缺点?”“请问你为什么要报公务员?”对于直接提问类,考生要注意答案一定要与公务员的职位要求相匹配,重点挖掘自己的优点,这些优点反映在自己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个性特点上,而要强调自己所具有的这些特点恰恰就是职位所需要的;第二类是间接提问类,通过间接的提问来考察考生与职位之间的匹配性。比如“请问你的座右铭是什么?”“请问你最崇拜的人是谁?”“请问你最喜欢的著作是什么?”考生回答的内容一定要符合所报职位的要求;第三类是压力型,通过给考生施加压力地提问来考察考生的应变能力。比如“你的专业似乎和我们的要求有一定距离,请你谈谈你的看法?”考生对这类题要淡定,既要承认自己离理想状态还存在差距,又要尽量说服考官自己对于职位所具备的优势。

  詹姆士·威尔逊及乔治·凯林提出“破窗效应”理论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扔垃圾,丝毫不觉羞愧。“破窗效应”启示我们,如果某种不良环境因素出现且没有得到有效制止,就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相当大的暗示性和诱导性;若不采取措施及时修复“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就难免出现更多的问题,使“更多的窗户玻璃被打碎”,甚至引发管理上的严重危机。

  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在城管执法工作中,“破窗效应”的隐患也存在着。例如,城市管理中的很多违法行为具有反复性、动态性、连锁性、顽固性特点,因此,预防“第一扇窗户玻璃被打碎”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城管执法人员不能有效地查处、遏制第一起或初期的城市管理违法行为,这些违法行为就可能起到反面示范作用,让大家产生城管执法人员软弱、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进而导致大规模、连锁性的违法行为。对于大规模、连锁性的违法行为,城管执法人员又会觉得无法管理、难以管理,对此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进而使城管执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流失。等到问题特别严重,各方面反映强烈,城管执法部门不得不对已成“燎原之势”的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时,一方面,由于执法难度增加,加剧了城管执法人员与违法当事人的对抗,会大大激化双方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执法成本也将增加,造成人力和资源的浪费。

  那么考生应该如何做好自我梳理,以应对此类题目呢?下面专家为大家支招:

  一、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

  每个人不同的天赋秉性、不同的兴趣爱好都造就出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每个人不同的行事风格、不同的人生经历都成就了别人无法替代的优势。在公务员面试中考官要更好地了解考生就会问“你觉得你自己有哪些个人优势?”答这类题首先需要考生系统地梳理自己的人生经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摆正自己的价值观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自身优势的机会。在此要特别注意,自我展示中考生不能陷入误区,比如谈经历不等于记流水账,说成长就不需要过度渲染,即便是失败摆正心态吸取教训依然可以博得考官的欣赏。但诸如跳槽、损害到团队利益的“成就”不说为妙。

  二、我可能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一定是最合适的

  最为合格的公务员光有特长是不够的,这里更需要特长与职位需求相匹配。就像芭蕾舞团恐怕永远不会录用相扑选手,即便他是冠军。公务员队伍需要的人才首先也要满足这一职位的基本要求。这就需要考生事先去了解自己所报岗位的特点、要求。找到自己与这个职位的匹配契合点。让考官清晰地看到我可以不是艺术家、我可以不是运动员,但我一定是最好的公务员。总而言之——我适合职位、职位适合我。

  三、虚实结合

  展示自己注意避虚就实,既然是自己的经验特长,何不用强大的事实证明自己,多举例子,用事实、数据说话。说到劣势注意避实就虚,当考官问考生的不足时,回避是不可取的,把优点当缺点说太虚伪,会引起考官的反感。这时可以说一些安全的缺点,比如缺少工作经验、办事不够灵活等。

  自我认知类题目是考生向考官展示自己的最好机会。有了充足的准备后,正确的自我认知是考生回答其他题目时很好的补白。专家希望考生能引起重视,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方能稳操胜券。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