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7国考面试热点:“三星手机爆炸门”的双重标准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中公教育  作者:  2016-12-13    

  【面试命题背景】

  一款威胁消费者生命安全的三星手机,在我国正式销售一个多月后,终于宣布召回。10月12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三星公司将召回全部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的19万台Note7手机。

  对于中国用户来说,这是在历经近50天的斗争后,姗姗来迟的一次胜利。在国行Note7出现爆炸事件之后,三星公司曾表示,中国地区的Note7手机所用的电池和国际市场上三星手机的电池不同,是由另外一家电池厂商生产的,不会爆炸,无需召回。之后,三星再度发布声明,声称通过三星电子研究所、品质检测中心部门对产品进行的详细分析,推断产品损坏是因“外部加热”导致,暗指手机爆炸属于中国消费者人为所致。韩国媒体报道,三星甚至怀疑这是消费者为骗取赔偿金的恶性行为,讨论要对“主张虚伪爆炸”的两名中国用户进行刑事起诉。在遭遇普遍质疑和批评之后,三星依然我行我素,针对中国市场发表声明,坚持否认消费者指责的电池问题,不提供正常的解决方案。

  三星在中国市场的危机公关,与其在美国等市场的表现大相径庭。8月19日三星Note7开卖,随后因电池问题被曝发生高达35起起火及爆炸事故。9月2日三星就宣布全球召回250万部已销售的Note7,同时暂停该机在10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但中国不在召回之列。同时,三星在官网宣布,积极与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合作,调查近期报道的GalaxyNote7手机问题,并迅速做出了停止销售、置换和补偿方案。对于美国知名消费者权利组织“消费者报告”关于三星召回行动没履行规定程序的质疑,三星没有进行任何辩解。

  【面试命题预测】

  一款涉嫌威胁消费者生命安全的三星Note7手机,在历经近50天的斗争后,终于被召回。三星在此次手机爆炸事件中,对中国市场双重标准让国人厌恶至极。对此,你怎么看?

  【中公思路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针对热点事件的综合分析题型。这道题是针对最近发生的三星手机爆炸事件,这是令国人感到极其不友善的行为,导致这件事情的发生既有企业主观原因,也有各项规章制度的漏洞,种种问题造成了悲剧发生,答题一定要将事情发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案答进去。这一事件也可以联想到“大众断轴门”等相关事件,进行触类旁通的分析。

  【参考答案】

  日前,三星公司终于要召回全部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的19万台Note7手机,该手机不但给消费者造成很大困扰,而且三星的态度更是难以赢回人心。从“大众断轴门”到“三星爆炸门”,频频发生的产品质量事件中,如何才能更好保护本国消费者合法权益,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从大众“速腾断轴门”到宜家的“问题抽屉柜”,再到三星“手机爆炸门”,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神经。曾几何时,国外知名品牌产品是高质量的象征,但是时下频频发生的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却击碎了我们的想象。尤其是三星手机爆炸事件中,三星傲慢的态度、两重标准让国人厌恶和呕吐。不仅给消费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对安全性的担忧影响了日常的工作生活。而且极大的伤害的国人的感情,损害了公司的品牌形象。

  中美都是三星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为什么三星对于美国消费者是予取予求,对于中国消费者则不乏抹黑、威胁?一方面,是中国消费者维权机制不够强大,缺乏与大企业集体博弈的动员能力,通常只能以个体方式与大企业斗争维权。另一方面,质检部门没有迅速启动缺陷调查,对问题产品的处理机制过于繁琐,顾虑过多,三星不屑于及时给出解决方案。同时,很多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还不够强,使得涉事企业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

  因此,我们一定要以三星爆炸事件为契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立法,提高《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办法》的法律层级,并细化法律中对不同消费品类的规定,使召回制度更加系统化。同时还应加大实施力度,加大召回机构的建设,并细化召回程序等标准。

  此外,消费者自身也应提高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当出现问题时应及时向厂家反映,并留有书面的证据,如果问题严重要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厂家在召回时,消费者还应及时维护自己的权益,积极参与企业产品召回。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