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国考常识判断科技类题目考点预测:能源篇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华图教育  2012-09-10    

  2009年-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增加对科技常识的考查力度,每年25道常识题目中,少则考查两三道,多则达到五六题。纵观历年真题,经常考到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如“能源”等。华图教育研究员对这部分有关知识进行梳理,为考生复习提供备考指导。

  1、我国能源现状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不高,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 煤炭占主导地位。煤炭保有资源量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列世界首位。(富煤缺油少气) 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 煤炭资源主要赋存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青藏高原发现可燃冰(甲烷) 是公认的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

  煤炭占主导地位。煤炭保有资源量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列世界首位。(富煤缺油少气)

  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

  煤炭资源主要赋存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青藏高原发现可燃冰(甲烷)

  是公认的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总领性文件《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为主线,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大力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开展能源国际合作,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3、全国能源工作会议:

  “增强忧患意识明确任务要求 扎实做好2012年能源发展改革工作”

  2011年成绩:我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全年新增煤炭产能9500万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迅速。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增长强劲。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境外油气勘探开发取得新成果,油气战略通道建设取得新进展。

  2012年能源工作总体要求是: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结合能源工作的实际,做到“三稳三进”。“三稳”,就是确保能源生产总量稳定增长,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稳定的能源保障,确保能源市场供求和价格基本稳定。“三进”,就是在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在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在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

  2012年主要工作:

  一是加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建设。优化能源开发布局,落实“十二五”规划,有序开工重大能源项目,确保能源生产总量稳定,加强重点能源生产基地建设,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加强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储备能力建设。二是着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微博)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促进天然气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国内产量快速增长,大力发展非常规天然气。积极有序发展风电,积极发展太阳能。三是深化和扩大能源国际合作。四是积极推进能源科技和体制创新。加快构建“重大技术研究、重大技术装备、重大示范工程及技术创新平台”四位一体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五是加强民生能源工程建设。2012年,西气东输工程二期贯通香港,提高香港能源保障能力。六是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七是加强能源行业管理。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