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6国考申论备考:大作文失分原因分析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中公教育  2015-09-23    

  俗话说:失行测者失公考,得申论者得天下。大作文作为申论考试必考题型,分值很高,决定着考生申论总成绩,也直接决定着考生能否在笔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大作文的分值一般为30分-50分,国家公务员考试大作文一般是40分。

  作文分数由形式分和内容分组成。多数人在大作文写作中很难拿到一个较高的分数,这也间接决定着这部分人申论总分不可能较高,特别是在国考中,超过20分的寥寥无几。很多考生的得分在12-18间,只得个位数的考生也大有人在。那么考生在大作文里为什么丢这么多分呢?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了以下几个卷面上丢分的原因:

  一、阅读理解给定资料不细、不深、不透

  很多考生习惯于按照热点分类,背诵相关的措施套路,粗枝大叶地看一下资料,就想当然地确定了申论的主旨与自己押到的热点相关,于是就抛开材料自说自话,结果是答非所问,离题万里。

  从具体阅卷得到的信息看,不少考生的失误就在于对给定材料舍不得花时间,舍不得用脑力,匆匆扫描,浮光掠影而过,重要的字、词、句都没有弄清,就急于下笔。

  考生必须明白,阅读理解是答好申论的基础性、关键性环节,必须认真对待,要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功”,打好了基础,抓住了关键,再回答问题就会水到渠成,势如破竹,就会八九不离十,不至于失大分。

  如:在2009年国考申论中,给定材料的主题是“产业结构升级与粮食安全”。有的考生由于没有读懂、吃透材料,在大作文写作中就招商引资大发议论,花费了不少力气,而且说得头头是道,结果却偏离了主题,分数给个10分都算“照顾”的了。

  二、角色定位不准,造成“大跑题”

  申论大作文得分普遍偏低,首要原因是“娃娃脸,学生腔”,甚至有个别考生在书写大作文的过程把满腔的“愤青”思想“一吐为快”,答题时角色定位不准自然会导致考生在写大作文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分析材料,进而把握不准材料的主旨和精神,以及不能客观承认问题、辩证分析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自然最终完成的大作文内容与命题者的要求相差甚大。

  三、时间因素导致大作文写作结构不完整

  虽然国考申论作答时间由原来的150分钟延长到现在的180分钟,但是时间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依然是“捉襟见肘”的。许多考生在前面的客观题部分花费了过多的时间,致使在作答大作文时,没有充分的时间审查材料,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构思文章框架和内容,甚至出现时间紧急难以把一篇文章完整呈现出来的情况,即结构不完整。当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时候,大作文难以在申论中为总成绩添光添彩。为此,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要合理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对于阅读注意事项和审题环节可以花费5分钟左右时间,阅读材料花费35分钟左右,客观题的完成花费60分钟,大作文写作最少要花费80分钟,这样的时间分配既能保证客观题的作答充分,也能保证大作文写作能有充分时间。

  四、题目或关键部分出现错别字或逻辑矛盾

  阅卷人在阅卷过程中由于要求有一定的阅卷速度,故而对于大作文的审查和阅卷更注重于关注这篇作文中的题目和关键部分,所谓的关键部分指的是开头(提出总论点)、各分论点及结尾部分,如果考生的题目中就出现了错别字或逻辑矛盾,结果不言而喻。题目和关键部分有错别字,说明考生不细心,态度有问题;如果出现逻辑矛盾,则说明考生的逻辑思维不清晰,甚至可能定性为逻辑思维有问题。题目和关键部分作为整篇大作文的核心部分,一旦出现较大错误,必然会使这篇文字沦为“四类文”,最终得一个“考生辛苦了”的分数;所以考生写题目和关键部分时千万要注意错别字和逻辑矛盾的出现,否则想改都难,因为有修改也会影响成绩。

  五、卷面干净,整齐问题

  考生经常问有什么较好的方法能够直接让自己的申论分数提高?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是把字练得工整美观些,这样能够让分数直接提高3-5分。当然在阅卷过程中没有因为字迹不好看而扣分的规定,但如果卷面不整齐、不干净、不清楚,阅卷老师可酌情扣卷面分,然后用烦躁的心态略读考生所写的文章内容,给一个“不至于出事故”的低分。也许考生的答题内容一模一样,但就是因为卷面给阅卷人的印象不一样,分数差距能达到10分。字迹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提高的,但卷面整齐、干净、清楚可以控制,这样阅卷老师才能静下心来阅读考生所写的内容。所以考生一定要保持卷面的整洁,坚持考前每天多练习写字。

  申论是公务员考试的两大科目之一,它测查的是考生机关工作的能力,特别是大作文的写作,彰显的是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这也是广大考生进入机关单位工作后非常需要具备的基础能力。故而,练好大作文写作,不仅是为了应对好考试,更重要的是让自己以后的机关工作游刃有余。

  中公教育专家希望以上内容对考生有所帮助!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