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莫让村官成为“曲线择业”的跳板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红网   2012-12-25    

  针对一些群众关于“大学生村官不熟悉村情,很少到村”的投诉,河南省濮阳市委组织部从今年5月开始对全市1865名大学生村官中的438人在岗情况进行抽查,查出不能坚持到村工作人员30人,其中24人已被解除了聘用合同。有被调查者表示,一些大学生村官的所作所为令人不耻,“居然有人一边当大学生村官,一边到市里打工,拿两份工资!一年下来只到村里去过两回!”(12月23日《中国青年报》)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各地开始探索招募大学生到农村担任基层干部以来,经过10多年的发展,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日渐成为基层发展一支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特别是自2008年3月,国家全面启动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以来,先后有130多万高校毕业生自愿报名应聘。目前,全国共有20多万名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一线干事创业,为建设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做出了自己的巨大贡献,涌现出了如“感动中国”大学生村官张广秀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但也应该看到,由于大学生村官享有定向考录公务员、考研加分、创业扶持等一系列“优惠条件”,因而被部分动机不纯者视为实现“曲线择业”的跳板。虽然顶着大学生村官的头衔,但毫无服务“三农”的热情,既不深入群众、也很少进村,有的甚至连草和麦苗都分不清。这一方面有违国家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初衷,同时也容易引起那些踏实干事村官的心理失衡,使他们觉得自己干得特别没意思,进而产生“所有村民都认得你、都觉得你好,又有什么用”的消极情绪。

  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对于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提高其“到岗率”,避免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风气侵染最基层的“村官”,防止当村官成为某些人达到个人目的的终南捷径,关系到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成败和新农村建设的“质量”。而“濮阳模式”所采取的以不定期抽查“村民熟悉程度”取代定期检查、年度考核的做法,大大降低了考核作假的可能性,对于提高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的实效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然,鉴于各地实际情况迥异,对于大学生村官采取不同的考核体系和管理模式再正常不过,全部照“濮阳模式”依葫芦画瓢,进行“不定期抽查”未必就能取得一致的理想效果。但不论采取何种考核模式,有两点是明确无疑的:其一,组织部门考核水准的高低、考核内容的仔细与否,对大学生村官“到岗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二,考核体系中是否包含“村民意见”等民意内容,直接决定着大学生村官了解村民、与村民打成一片的意愿高低。否则,村官计划的实施效果势必大打折扣。

  总而言之,大学生村官工程最终能否改变“三农”面貌,既有赖年轻人的理想与奉献,也取决于制度能在多大程度上剔除混入其中的投机分子,后一点处理不当,势必产生“鼠屎坏粥”效应,而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

  文/王垚烽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