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1年国家公务员面试:无领导小组面试高分点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京佳教育  2011-01-14    

  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的能力是有侧重点的,考生必须有意识有目的的去展示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要学会运用恰当的技巧和方法来展示自我,做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下面我们就来学一下,无领导小组讨论考察的能力和展示方法。

  一、思维分析能力

  展示要点:

  1.准确理解题目。认真阅读题目,透彻理解题意,不能在论述的过程中出现偏题跑题。

  2.观点新颖。能够从反面逆向思维看问题,能够运用矛盾论来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3.逻辑严密。保持完整的论证结构,先论点后论据,再总结。同时语言理顺,分层次分要点的去讲解个人观点,而不可一勺烩。

  4.旁征博引。能够运用格言警句,或者名人名言或古今典故来作论据。另外能够引用现今社会较为新鲜的事物作为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既支持了论点又展现了视野。

  二、组织协调能力

  1.善于协调。通过重复、总结、建议等方式,主动推动小组讨论的进展,并调解成员间的不同意见。在讨论中,考生可以顺水推舟,使持不同意见的考生能向一起靠拢,最终达成一致。考生可以适时对态度过于强硬的考生提出建议,对于处于弱势但是观点正确的考生给予支持和鼓励,精要总结大家的观点,推动一个主流方向出来。

  2.友善氛围营造。

  在讨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气和分寸,不可由于论证个人观点的需要而对别人嗤之以鼻,出现不礼貌的表情、动作或言语。要保持平和态度,待人友善,尊重他人意见,让他人在与之交谈时感到愉悦和舒服,没有距离感,快速在心理和情感上拉出一个统一的阵营。

  3.彰显民主作风。

  在讨论的过程中,考生应倡导民主、自由的发言气氛,注意征询他人意见,鼓励他人发言。可以针对某人发表的观点提出自己补充论据来支撑别人的观点,换取他人的情感亲和度,同时也体现民主作风。

  三、人际交往能力

  1.乐于倾听。其他考生在发言时,我们要专注倾听,通过眼神、点头等,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认同。认真记录他人的发言,然后耐心、及时给予发言者反馈、对于他人的发言理解迅速、反应敏捷。

  2.简洁表达。语言要有重点,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点论证透彻,话语点到即止,不要不停的重复,语言必须够简洁,不可拖泥带水。思考清楚在说话,不要结结巴巴,流畅性差。善于抓取别人漏洞作为自己的反驳目标。

  3.善于抉择。在讨论考试前,每位考生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辩论中,部分考生发现自己的观点不是很占优势,那么考生要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择善而从。考生可以放弃自己的原有观点进行新的论点的阐释。固执己见在讨论中会造成你腹背受敌,要善于接受他人的对立观点,只要是正确的,我们都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接受,不可为了个人一时口快而刻意树敌。

  四、压力反应

  1.不要有过激情绪。有些考生与别人观点发生冲突时,会在态度上和言语上表现的急躁,甚至会出现人身攻击的情况。这一点考生一定要格外注意,是一个高频失分点,在平时的练习中,或者与别人进行辩论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理性的思维思考问题,而不是逞口舌之厉。

  2.心理制胜。对别人保持一颗宽容体谅的阳光心态,每个人追求的个人表现卓越都是本能,所以考生在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的同时,也给被人发言的机会,不要随意打断他人讲话,刻意强悍的表现自我,会招致其他考生的厌恶,也会失去考官对你的好感。

  3.让步与周旋。对于他人的顶撞或者人身攻击,我们要耐心、沉着的进行解释,把讨论的重点引导回论题而不是周旋于相互的攻击。

  五、人际影响力

  1.主导讨论进程。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考生能够适时指出讨论的进行中出现的跑题偏题现象,能够调解一些过激的辩论,终止重复的论述,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推进讨论进程,尤其是当大家各持己见互不相让的混战中,考生能够通观全局,对每个人的观点进行点评,确立较为有利的论证方向,这种扭转讨论局面的关键性影响是高分要点。

  2.言语影响力,考生在整个面试过程中,要自信,果敢,通过语言、表情和肢体动作等,恰当表达个人情感,言辞富于感染力,和说服力,使考生能够产生共鸣,乐于遵从于你的建议。

  以上就是无领导小组讨论过程中,广大考生需要去重点展现和注意的地方,历年京佳优秀考生反馈,能够做到这几点,你就是今年面试的无冕之王,请考生们在考前加强模拟练习,切实掌握实战技巧,称雄国考面试考场!!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