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答案要点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中公教育 2015-04-25 大 中 小
一、答题要点
【中公解析】
目前我国文化场馆发展程度总体较低,具体表现在:
一、人均占有量低。我国公共文化设施总体数量增加,但人均拥有量严重低于发达国家。
二、发展不均衡。贫困地区文化事业投入比重低,市县级文化场所不达标,是我国文化均衡发展的难点。
三、利用率和参与度低。部分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活动、文化惠民项目的利用率和参与度低。
四、公众满意度低。市民对基层文化场所和文化馆服务的满意度较低。
二、答题要点
【中公解析】
W新区实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外包,提高了服务效益和利用率,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服务的预期目标,通过公开招际将各项服务外包,实现管理规范化;
二、采取多种方式问需于民,因地制宜,注重历史人文资源的融入;
三、成立专门考核小组,对外包公司的业务考核;
四、对外包服务监管,聘请第三方对服务人群、单位监督。
因此,应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建设,实现文化创新。
三、答案要点
关于文化场馆现状的汇报提纲
工人文化宫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当前文化宫在市场经济出现种种问题。一、文化宫的活动设施和活动内容相对陈旧。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极其缺乏。三、关于文化宫的管理权不足四、文化宫的资金不足、且收入来源单一。五、当前民众对于文化宫的了解知之甚少。文化宫的部分项目收费过高。而正是由于以上问题从而导致文化宫陷入文化宫没文化,文化宫没工人的窘境。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一、在市场经济中明确自身定位,提高文化内涵,扩大文化受众。二、对文化管理权进行下放,为文化管理提供充足空间。三、积极吸收外部优秀管理人才,为文化宫管理注入新鲜血液。四、扩大文化宫资金来源,对文化宫进行多元化调整。五、根据当前文化需求,积极改变原有文化模式,对文化的形式进行创新和加工,提升文化内涵。加大宣传引导,在民众中重塑影响力。六、完善硬件设施和相关设备,保证文化载体符合当前社会发展。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和精神,而做好载体工作是让精神发挥的前提,载体的发展也要时刻与时俱进,从而才能保证从更大程度上发挥文化的作用。
四、【参考例文】
谋新求变 以文化人
自从有文化,人类的进化便有了更加崇高的意义。“不知礼,无以立”、“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这些凝聚着自远古而来的智慧的名言,说明了人类进化至今不仅仅是物质的个体,而更多是精神的个体,“文以化人、文以载道”,文化不仅是人类的共同历史财富,还是人类群体认同的核心。一个民族只有在文化上自信,才会形成强大的内在凝聚力和外在竞争力;一个自信而有竞争力的民族,才会有海纳百川的从容和尊重差异的胸怀。我国有璀璨夺目的中华文化,但是因为发展思路的固守和刻板,已经显示出于时代发展的不合。谋新求变,探索强有力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正是以文化人的有效渠道,是延续璀璨的中华文化生命力的灵药。
提升增量,满足公共文化服务“刚需”。与我国的经济实力相比,文化资源的配备明显短缺。与大中型城市相比,中小城镇文化资源的布局显得捉襟见肘,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供需对比更是尴尬异常。欠发达地区的文化服务短板不是“单体建筑”,而是体系性短缺,从物质资源到人才资源,再到管理经验都远远落后于大中城市。因此,提升增量,不仅仅是投入财政资金,更多的是要输入人才资源和管理经验,软硬兼施,这是解决公共文化服务的刚性需求的必要手段。
盘活存量,激活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相较于中小城镇偏远农村的“资源匮乏”,大中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势也并非“一片大好”,公共文化资源闲置问题触目惊心,公共文化场所本身功能单一,内容枯燥,无法满足新时代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公共文化设施场地正在被市场化经营所挤占,其公益性逐渐被市场性吞噬。这是公益文化发展失败的教训,也显示我国公共文化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危机。因此,盘活大中城市的公共文化资源存量,利用大城市的其他资源,为公共文化探索新出路,谋求新发展,是公共文化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主要动力。
控制流量,继承、创新与摒弃并存。公共文化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载体,其构成既有传统文化因素,也会根据时代的发展、文化的更新和进化,不断有新的文化元素融入、有新的文化传播方式的渗透到公共文化体系的构建之中,也会不断有老旧保守、不合时宜的文化元素被时代洪流抛下和淹没。因此,公共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新文化元素的流入,旧文化元素的溢出都是文化生命的自我更新和革命。人类作为文化的创造者和发展者,掌控它的生命脉搏,保持它的健康体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增量、存量、流量本是经济学中的概念,三种数量的合理配比构成一个健康稳固、动态发展的体系,这在文化建设中同样适用。固守原有发展思路固不可取,但谋新求变不是一味推翻原有的发展思路,而是在原有发展思路上进行修补更新,让文化价值生命永在。(1096字)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