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1年江苏招录6502名公务员 近九成需基层经验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南京日报  2011-03-03    

  昨天,江苏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11年,我省将招录6502名公务员,比去年增加544名。其中南京市本级招录公务员382人,比去年增加47人;南京地区招录539人,比去年增加64人。本次招考计划具体名额为:省级机关110名、市级机关941名、县(市、区)机关2704名、乡镇(街道)机关1711名、省以下垂直管理系统1036名。网上报名时间为本月10日—16日;公共科目笔试时间为下月24日。

  省级机关近九成招录计划面向有基层工作经验者,3517个县乡职位欢迎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

  本次招考工作进一步加大了招录具有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力度。全省共有1038个职位计划面向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招录,省级机关除部分专业性较强或难以从基层选调的职位外,主要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招录,招录比例近90%。

  同时,此次公务员招录积极鼓励和引导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市级以下机关特别是县、乡机关拿出部分职位,吸引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全日制普通高校2011年硕士以上学位应届毕业研究生(论坛) (非在职)报考公务员,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全省县乡机关共有3517个职位报考没有基层工作经历要求,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其他社会人员均可报考。

  定向招录大学生“村官”计划比去年增加

  本次招考,我省市级以下机关和垂直管理系统拿出了258名计划,定向招录省选聘的大学生“村官” ,比去年增加了156名;省工商、地税、监狱劳教等垂直管理机构,专门拿出50名计划定向招录省选聘的大学生村官。本市聘期已满且考核合格,现仍在村(社区)任职的省选聘大学生“村官”,可以报考此定向职位。除定向招考外,省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在聘期内,可不受户籍限制报考符合条件的其他职位。乡镇机关招录公务员时,今年继续面向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主任)进行招录,同时将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纳入此定向招考范围,职位总数为98名。

  对违纪报考人员,最重给予5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处罚

  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郑重声明,本次考试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目前社会上出现各种名义举办的有关2011年公务员考试辅导班、辅导网站或发行的出版物等,均与省公务员招录主管部门无关。

  本次招录,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将联合相关执法部门,利用科技手段,加大考试舞弊的查处力度。对违反纪律的报考人员,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取消资格、不予录用且5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

  招录热点释疑

  应届毕业生须于8月31日前取得毕业证书

  全日制普通高校2011年应届毕业生,须于2011年8月31日前取得毕业证书;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其他国民教育形式(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夜大、电大等)毕业生取得毕业证书后,符合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的,方可报名。

  报考法院、检察院系统法律专业职位(不含法警、法医职位)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法律本科以上学历(含通过自学考试等方式取得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学历)。

  双专科学历按专科学历报考,双本科学历按本科学历报考,其第二学位所学专业可报考符合条件的职位。

  留学回国人员报考的,除需提供《招考公告》和《招考简章》中规定的材料外,还要出具教育部门的学历认证、我国驻外使领馆的有关证明材料。

  “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如何界定

  “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是指:截至2011年8月31日在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工作累计两年以上。曾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过,可视为具有基层工作经历。

  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经历,不能视为工作经历。

  面试前资格复审需提供哪些材料

  普通高校2011年应届毕业生需携带身份证、学生证、所在学校出具的《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或《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指已与用人单位签约的大学生)等,委培、定向、联办的毕业生应提供委培、定向、联办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的证明;社会人员需携带身份证、户籍证明、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经市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同意,也可在体检前提供)等相关证件;需减免考试费用的特困考生、按政策性安置条件报考的考生应提供有关证明。

  留学归国人员提供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证的学历证明、我国驻外使领馆的证明材料;军队转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提供安置地的户籍证明或身份证。

  上述证明材料均要求为原件。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