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面试技巧:政策理解类题目要怎么谈?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中公教育  作者:  2020-01-15    

  无论是国考面试还是省考面试,都会接触到政策理解题,考察是综合分析能力。每次都有很多同学问,能否采用积极的社会现象的答题思路来回答?今天,专家来告诉大家,如何将两个类型的题目进行对比,明确两者的区别,以及如何作答才能更加符合这类题目的特点。

  那么,什么是政策理解?MBA智库上给政策的定义是:“政策是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等为实现自己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应该达到的目标、遵循的原则、完成的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简单来说,对于国家机关为达成某一目标而实行的工作方式或采取的一般步骤、措施来谈理解就是政策理解。理解了这个概念之后,我们再来回想,对于政策理解我们通常会倾向于去谈政策出台的目的、意义、政策存在的问题不足以及解决的建议,为什么是这几个角度呢?接下来和各位逐一分析说明。

  首先,政策理解类为什么不需要像社会现象类题目一样表明支持这个政策或者肯定这个政策是好的?我们都知道政策是国家为了达成某一目标而出台的,我党的宗旨即是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出台政策都是为了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政策出台的目的都是好的。可见,简单的回答好、支持、赞同,既没有含金量,也给考官讲废话的感觉。但如果能够将政策出台的目的解释清楚,这样才能够充分展示你对这类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其次,关于政策的意义,与分析积极社会现象类并无太大差别。一方面,可以考虑用这一手段解决问题是否有效,与传统比较有何进步之处,如创新、与时俱进等;另一方面,考虑的就是解决了这类问题之后带来的良好的影响,可以从不同主体进行分析,也可以从这样一个政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正向变化来说明。

  再次,就是政策在制定、实施阶段的问题不足。为什么会谈到政策存在的不足?任何一项良策,关键看落实效果,落实效果差,再好的政策其出台意义也不大,所以在谈及政策的时候需关注政策本身或者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不足。一般而言,这些不足来源于政策对象的不理解不配合、执行者在政策理解上有偏差,导致执行效果不佳,或者政策本身带来的成本的增加、因客观条件不足导致政策效果打折扣的因素等。

  最后,谈谈对策建议。既可以针对其不足谈解决办法,也可以围绕政策的目的提出其它建议。至此,对于政策理解,为什么要从这些角度来谈以及该怎么谈,已经和大家说明清楚了。所以,大家在作答时要注意分析的重点把握,找准不同题目作答的差异,针对性的作答。

  更多2020年公考内容,请查看中国教育在线公共服务平台:网址链接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