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考面试备考 :杜绝青少年吸烟,从小树立教育的“戒尺”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作者: 2019-11-20 大 中 小
2020国考面试热点:杜绝青少年吸烟,从小树立教育的“戒尺”
“如果烟草能够早在青少年时期控制住,那该有多好啊!” 这句包含悔恨心里的话是无数的吸烟青年家长的心声。吸烟有害健康,此为常识,但缺少的监管的孩子,就非常容易在烟草上成瘾,直至成为一位“合格的烟民”。为了控制烟草在青少年之间的吸食率,国家多个部门联合发布一条通知,这份通知解读首先从这个行业做出限制!
11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对《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控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政策解读。这份政策解读指出,青少年控烟对于整体控烟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减少青少年吸烟是降低吸烟率的关键。
而日前,国家卫健委、中宣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国家烟草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通知》。《通知》明确要求加大对违法烟草广告的打击力度,青少年容易受烟草广告引诱而尝试吸烟。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发布烟草广告,不得利用互联网发布烟草广告,不得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此外,《通知》还强调要严厉查处违法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要确保商家不向未成年人售烟,未成年人买不到烟。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还要求加强影视作品中吸烟镜头的审查,对于有过度展示吸烟镜头的电影、电视剧,不得纳入各种电影、电视剧评优活动。与此同时,《通知》还从全面开展电子烟危害宣传和规范管理、全力推进无烟中小学校建设、强化青少年控烟宣传引导等方面齐抓共管青少年控烟工作。
笔者认为《通知》文件的下达,可以对影视的内容做出一定的限制。近年来,电影观看的年龄层面逐渐向着00后、10后靠拢,尤其是00后他们是已经可以算是影视传播的主力军,他们对影视上行为、动作还有存在盲从的心理,作品中明星吸烟镜头极易误导青少年。因此,该政策文件的下达,无疑是极大的从传播渠道上做限制。
出了影视之外,还有什么原因是影响青少年吸烟的?
影视是传播、增加吸烟的渠道,要说让青少年成为“烟民”的,缺少心理教育才是主要的。笔者总结了一下几点。
1、盲从、好奇心
青少年学会抽烟,大部分是少年时期就接触到了吸烟的场景。多数的青少年吸烟,他们的父母也存在吸烟的可能性,从这一点来讲,青少年成为“烟民”,其实是父母起到了一定作用。
还有就是孩子出生就是就像是一张白纸,他以后会如何发展大多数都是由于父母以及孩子身边人的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会对孩子产生正面的影响,就像吸烟这种错误有害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来说只能是一种错误的示范,长大后青少年的好奇心态是非常强烈的,对未知的是充满尝试的欲望,同龄人吸烟,也增加了他抽烟的可能性。
2、攀比成风,虚荣使然
青少年时期,青少年们的对事物的认知有很多的差错,他们会误以为在他们的年龄段吸烟是一种时尚潮流,为了突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在人群中显现出来,就会吸烟,这是一种虚荣心作祟。
所以上述的两点可以总结为青少年的吸烟,如果在早些时候可以做好心理教育的话,便可以做到的防范措施。父母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的印在孩子的脑海里,教育的重要性也是这样的案例中得到真正体现。
我们在再来看一个惊人的数字
笔者从网上获悉到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学者发表的研究,该研究表示我国自2003年签署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后的十年间(2003~2013年),吸烟率仍居高不下,青少年、40岁以下的女性吸烟率反而急剧升高,而且吸烟率的地域差异化明显。
其中中国男士吸烟率持续在较高水平,没有明显下降,2003年、2008年、2013年,吸烟率分别为48.4%、47%和47.2%,女性吸烟率在2003年、2008年、2013年分别为3.1%、2.3%和2.7%。最重要的是,15~24岁的青少年的性别标准化吸烟率从2003年的8.3%上升到2013年的12.5%,增幅达50.6%。无论是否是学生,还是男孩和女孩,都呈增加趋势。
以上还仅仅是03年-13年的时间,目前社会不断的快速发展中,如今有更多青少年步入吸烟的队伍,未来不得不重视这样的现状。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句话讲的并没有错。但是,在艺术中带起了一股镜头污染,这就难以和艺术生活相挂钩了。国家八部委联合下发《通知》从传播渠道上,控制吸烟镜头,降低对青少年的污染侵害,可以说是非常及时了。不过,影响青少年学会吸烟的,总归是教育体制的缺少。笔者认为,首先家庭的教育必不可少,在孩子面前理当做好榜样,从小培养起拒绝吸烟意识,同时在学校内,学校也要指定更加完善的教育体制,让孩子拒绝虚荣心,拒绝盲从。杜绝青少年吸烟,从小树立教育的“戒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