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江西省南昌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公告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来源:CCTV 2008-05-07 大 中 小
2008年江西省南昌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公告
为进一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努力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经南昌市委研究,决定面向全国,公开选拔县级领导干部,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选拔职位
正县级3名,副县级5名。
具体职位的基本条件、资格详见《南昌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职位表》(附后)。
二、选拔程序
1、公开报名。凡具备报考条件的均可报名。每个报名人员仅限报考一个职位。如果某一职位报名人数不足10人,则取消该职位的公开选拔。报考该职位的人员可在截止报名之日后的2天内改报其它职位。
2、资格审查。由南昌市公开选拔工作办公室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合格者发给准考证。资格审查贯穿公开选拔工作的全过程。
3、统一笔试。笔试分为公共科目考试和专业科目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根据两门科目笔试成绩之和(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各占50%),按1:6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每个职位面试对象(入闱最后一名出现成绩相同者一并列入),并向社会公布。
4、统一面试。笔试、面试成绩各占考试总成绩的50%,根据考试总成绩按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每个职位体检对象。
笔试和面试由南昌市公开选拔工作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
5、统一体检。参照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制定相应细则,由南昌市公开选拔工作办公室组织实施。因体检不合格出现的缺额,按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列为考察对象,并向社会公布考察对象名单及总成绩。
6、组织考察。依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由南昌市委组织部对考察对象进行考察。
7、决定任命。南昌市委组织部根据考察结果,提出任用意见,并报南昌市委审定。市委研究决定任职的干部,依照有关法规和程序办理任职手续并向社会公示;市委研究认为无合适人选的职位,该职位选拔可以空缺。
公开选拔的领导干部按规定需要实行试用期的,实行一年试用期。试用期内履行试用职务的职责,具有同级干部的权利和义务。试用期满经组织考察,胜任者正式任职;不胜任的,免去试任职务,取消试任职务的相关待遇,回原岗位或按试任前职务层次安排工作。不适用试用期的干部,任职一年后经考核不胜任的,提出免职意见。
三、考试内容
笔试、面试依据《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命题。
四、报名、考试安排
(一)报名
采取网上报名、现场确认的方式进行。
1、网上报名:报名人员可登陆江西人事考试网(http://www.jxpta.com)、中国南昌网站(http://www.nc.gov.cn)、南昌党建网站(http://ncdj.nc.gov.cn)或江南人才热线网站(http://www.jobs99.com),在仔细阅读相关公告信息后,进入报名系统,按照提示信息填写报名登记表并上传近期本人免冠正面彩色照片。报名登记表提交24小时后,可在报名网站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审查,之后打印报名登记表。
为方便报名人员了解报名情况,专门设立现场咨询处,现场接受报名人员咨询,帮助指导报名人员网上报名。
2、现场确认:报名人员须提供网上打印的报名登记表一式二份,学历(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证明、工作证、身份证等原件及复印件,任职文件或有关单位出具相关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提供的资料复印件恕不退还),以及近期二寸免冠正面同底彩色照片3张(要求和报名照片一致),到指定的地点确认。逾期未接受现场确认的,视为放弃。
3、网上打印准考证:网上报名成功并通过现场确认的人员,在笔试前5天内在网上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4、网上报名时间,现场咨询、现场确认时间及地点:
①网上报名时间:2008年5月15日9:00至19日17:00。
②现场咨询时间:2008年5月15日至17日9:00-17:00。
③现场确认时间:
南昌地区考生:2008年5月20日至22日9:00-17:00;
外地考生:2008年5月28日至29日9:00-17:00。
④现场咨询、现场确认地点:
南昌地区考生:南昌人才市场(东湖区后墙路33号,联系电话:0791-6769551);
外地考生:中共南昌市委组织部(南昌市红谷滩新区雄州路119号市委大楼南4楼)。
(二)考试
笔试时间为2008年5月31日,笔试地点及面试时间、地点等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本公告未尽事宜,请直接向南昌市公开选拔工作办公室(地点:南昌市红谷滩新区雄州路119号市委大楼南4楼403室)咨询。联系电话:
市公选办:0791-3885714、3885712、3885717
南昌市公开选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8年5月6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