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0年河南省公务员面试热点:走出去,为了认知和理解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京佳公务员  2010-10-08    

  【背景资料】

  2010年9月16日至12月7日,瑞士“文化风景线艺术节?中国主宾国”活动陆续在瑞士境内18座城市展开,并将延伸至德国、奥地利等国。这是继中法文化年、欧罗巴利亚我国艺术节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之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又一新亮点。

  中华文化“走出去”发展至今,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呈品牌化、精品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品牌;二是社会各界共同推动文化“走出去”;三是“两条腿”走出去,即文化交流与贸易并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收。

  但是也应看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现状与我们的期许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出于不同目的、针对我国的各种误解、扭曲甚至妖魔化我国发展的舆论此起彼伏,形势要求我们通过深化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文化传播、扩大文化贸易,充分发挥文化交流在沟通心灵、加深理解、传播友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表达我们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建设一个美好和谐世界的愿望与主张。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动文化“走出去”?

  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框架】

  (1)首先,文化要先行。文化在打造国家软实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腾飞,但在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从思想理念、文化产品到文化符号,都存在较为严重的“认知逆差”现象。许多国家对我国文化的了解还比较零碎、片面和肤浅。因此,京佳姚老师认为,只有建立并保持正常的文化交流关系,才能巩固各领域良好合作关系;外国只有了解了我国文化,才能更好地了解我国,更有效地与我国合作。

  (2)其次,文化要快行。我国文化与世界交往的速度和力度要进一步加强,需要在工作机制、工作载体、工作渠道和方法等多方面不断改进、加以保障。为此,我们建立了一系列对外文化工作机制,初步有效地整合了“走出去”的资源和力量,使得中华文化大踏步、大手笔地“走出去”。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也正加快步伐,文化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对外文化产业合作日益加强,对外文化产品和服务正成为国家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

  (3)第三,文化要稳行。不能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走稳”是为了“走好”,要把我国的故事更好地告诉世界,让世界听得懂我国的和谐声音。

  在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之后,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一个与之相称的、被世界所认知和理解的现代形态的中华文化,我国的大国地位是无法奠定的;没有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没有我国的真正崛起。而中华文化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感召力,必然使得我国人以文化大国乃至文化强国来期许自己的国家;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所承载的国际期待和所肩负的国际责任,也必然要求我们通过中华文化来传播和谐理念、完善我国表达、树立我国形象。从另一方面讲,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是与他国文化友好交流、相互借鉴、不断交融的过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更快地“走出去”,既是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基本要求,也是国际社会的现实需要!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