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2年国考面试热点预测:谨防慈善评估变道德勒索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京佳教育  2011-11-30    

  2011年11月8日,中华慈善总会发布消息称,将先期在四川、甘肃等省市近百所中小学捐赠111万余册《慈善读本》,后期还将向全国各地中小学推广。今后,中华慈善总会将与教育部门合作,制定慈善教育计划,慈善将有望纳入到学生素质评估中。

  谈谈你的想法。

  【京佳参考答案】

  "从娃娃抓起",已成为一种时尚,继"廉洁从娃娃抓起""孝顺从娃娃抓起"之后,慈善从娃娃抓起闪亮登场--在不久的将来,慈善将被纳入中小学生的素质评估之中,其意在于打小培养孩子的慈善意识,弘扬慈善行为。此举用心良苦,出发点良好。孩子可塑性强,从小就种下善念,有利于培养善心善行。

  京佳认为,初衷良好,并不意味着就能顺利驶入设计的预定轨道。"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业",慈善的精髓在于自愿,慈善是一种发乎内心、形之于外的精神高度。如果将慈善纳入学生的素质评估,一旦执行走样,就会背离慈善初衷,不仅难以让孩子感受到慈善的美好,反而困惑于行政力量的粗暴,或心生抵触。

  培养孩子的慈善意识,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慈善机构提升公信力。如果每个慈善机构都有强大的感召力,能够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从事慈善能够带给人们心灵美好,那么即便不制定慈善教育计划,孩子也会在社会浓重美好的慈善氛围中,参与慈善事业。"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慈善部门丧失公信力,或者流失公信力,再强推也无济于事,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二是,学校应注重"身教重于言教"。当前,有一些学校热衷索捐,还要强行安上"自愿"的旗号,这种"被自愿"戕害孩子心灵。或许一千次慈善教育,都敌不过一次索捐的负面影响。要培养孩子的慈善意识,校方应该记住"身教重于言教",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口头上让孩子信仰慈善、信任慈善机构,行动上却背离慈善本义。

  京佳认为,慈善素质评估,千万别成了道德勒索,一旦强制,不仅会对孩子成长不利,还会对整体慈善事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其实,我国慈善传统源远流长,我们也并不缺少慈善资源。欲让孩子多些善念和善行,需要全社会弘扬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还需要培植一种健康的慈善文化。多一些潜移默化,少一些生硬灌输;多一些慈善透明,少一些慈善丑闻,这是我们慈善事业发达、不断传承的前提。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