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2甘肃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及详解14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京佳公务员 王冰  2012-08-28    

  本题本共3道题  限时15分钟

  一、对“境由心生”你是怎样理解的?

  【京佳点拨】

  佛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心生。”境由心生是佛家用语。意思是,人们眼中景物的好坏,与人的心情的好坏有很大的关系。

  从唐代诗人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唐诗中也能体现境由心生的含义。我对“境由心生”这句成语有以下几点看法:

  (1)心理情绪是很重要的。它可能会影响到我们为人处事的态度,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

  (2)要掌控好自己的心理情绪。我们在心情愉悦时,常常会觉得生活是多么的美好,事情做起来也格外顺心,待人接物时也会不自觉把自己的情绪传染给别人,自己也愈发乐观。反之,心情差的时候就会觉得事事不如意,感到环境怎么会如此恶劣,更加的情绪低落悲观失望或者自暴自弃。

  (3)我们不可能事事顺心,难免会有一些琐事小事不如意导致情绪低落的,这时我们就要尽快的转变注意力,不要过多的想导致情绪低落的事情,要把精力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去,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4)公务员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好坏直接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需要保持好自己的心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把工作生活中的不如意引起的不良情绪带到与群众打交道中去。

  温家宝总理一句话非常有道理,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完成工作、克服困难离不开信心的支撑。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心,是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我们要有信心能掌控好自己的情绪,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看到自身的优点,充分的发挥个人的优势,提高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二、同事喝酒喝醉了,领导派你送同事回家,但是同事当众骂你,那么你将怎么办?

  【京佳点拨】

  同事之间应该相互关心和帮助,我的同事喝醉酒,即使没有领导的安排我也会主动将他送回家。出现同事当众骂我的情况,说实话我确实是有些尴尬,但是我会理解同事是因为喝醉酒的缘故,并不会责怪他,还是要确保将同事安全送回家。

  首先,正是因为我和这位同事关系比较好,他才会在喝醉后神志不清的情况下胡言乱语,甚至是所谓的“骂我”,日常情况下,也只有要好的朋友才会在喝醉酒后互相笑骂,这也是人之常情。我会向大家解释我和这位同事的友好关系,喝过酒的朋友也会理解,一笑了之。

  其次,将这位同事带到洗手间洗洗脸,先做适当的休息,期间可以给同事喝些醒酒的茶水,待同事情绪稳定之后安排车辆亲自将同事送回家。并向其家人解释一些情况,以便家人能够及时处理。

  最后,将同事送回家后,给领导打电话报告情况,请领导放心。

  一个人在喝醉酒后管不住自己的嘴,神志不清,难免会出现胡言乱语的情形。这种情况只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很稀松平常的事情,我会豁达地看待,并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记恨同事。相信同事在酒醒之后也会主动找我解释清楚的。

  三、结合新近社会现象,谈谈你对“道德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这句话的理解。

  【京佳点拨】

  诚信是社会契约的前提,道德是商业文明的基石。作为人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是构成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也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如果诚信缺失、道德败坏、是非不分、荣辱颠倒,文明底线失守,再好的制度也无法生效,再快的发展也会出问题。

  比如“毒胶囊”和“皮鞋造老酸奶”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受“皮鞋造老酸奶”影响,消费者对所有需要添加食用明胶的食品的质量安全的信任度骤降,不仅一些违规违法的企业破产被制裁,正规企业也受到较大影响,生产的果冻、奶制品企业产品销量也大幅滑坡,生产经营陷入困境。

  新近发生的种种食品安全事件,诸如“细菌超标的老冰棍”或“美容过的致病土豆”事件所暴露的道德缺失,也向全社会发出了预警信号。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道德与法律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必须做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刻也不能放松道德建设。只有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才能有效构筑牢固的社会文明防线,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