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三大理论应对申论热点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华图教育  2010-09-29    

  从申论命题的角度来讲,可以入选作为申论材料的热点事件非常之多。因此,想要押中2011年国考申论考试材料内容的概率是极小的。那么面对浩瀚如海的热点时间,如何能在紧张而短暂的复习过程中,做到事半功倍把握重点呢?笔者认为,只要抓住和掌握了如下三大理论及其内涵关系,就可以应对所有的热点,因为这些理论是解释所有社会现象并指导工作开展的。

  一、科学发展观理论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由于其自身的广博性和深刻性,完全可以指导中国现阶段任何工作的开展。因此,只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精髓,将科学发展观的方法和要求运用到申论的答题与写作中,就可以应对几乎所有申论主题。从这个角度来说,考生应当做的不是过分关注申论热点的猜题押宝,而是应当首先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精髓吃透抓牢。   

  二、和谐社会理论

  和谐社会理论是我国当下重要的核心理论。考生要在掌握该理论内涵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白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通俗一点讲,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思想,是一种理论工具,它能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而它的价值最后就体现在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上。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是方法和手段,和谐社会是结果和目的。

  同时,考生还要明白和谐社会理论与纷繁复杂的热点之间的关系。任何一个热点事件真正变得有价值是在其成为考试材料之时,而申论的材料一般有积极面的叙述,又有消极面的叙述。对于反映积极事物的材料,可以认为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反映消极食物的材料,可以认为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训。

  所以,不论申论材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只要把握了上述这个原则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应对所有的申论热点。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科学发展观主要解决的是人要怎样去开展工作的问题,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是告诉人要怎样去正确的看待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和其他个体。如福建省2008年秋季公务员申论考试中提到的政府官员的责任感、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广大民众的爱心与社会责任感等,这些涉及到人类思想领域的话题是科学发展观所不能完全涵盖的,但恰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涵盖范围。

  同时,考生还要清楚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与和谐社会理论的关系。其实,它与科学发展观理论一样,其存在价值或者说最后的实践落脚点也是在于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科学发展观从工作方法与工作思路的领域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身为个体的人的思想观念领域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理解和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之后,不论是什么材料或者是什么热点,只要出现了价值观的扭曲与偏差,就可以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给予批评和纠正。

  综上所述,只要深刻理解和掌握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三大理论的内涵与精髓,理清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从容应对各种申论考试材料。祝各位考生考出满意成绩,顺利晋级面试!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