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 2011-07-05 大 中 小
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1.C【解析】这道题以感动中国的感动点为话题,要求选出正确的搭配词语。题目中已经出现了两个搭配:"触动公众的神经"、"感动中国的力量",接下来要求选出一个与公众情感态度有关的词语。首先排除D项,"震撼"一般用法是"使公众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用在这里显然不合适。"打动"公众"心灵"也不合语境,B项排除。"共鸣"与"心弦"比较,"心弦"与感动点更为接近,更加强调感动中国的评选在公众内心世界的地位,所以排除A项,选择C项。
2.C【解析】这句话是《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唐山十三位农民兄弟的颁奖词。"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救援"正是农民兄弟善良、质朴本色的体现;"千里奔波、雪中送炭"正是一种倔强的精神。所以用"纯朴、善良、倔强"来形容唐山十三位农民兄弟最为合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
3.C【解析】"炙热"意为温度极高,通常用来形容夏季;明媚"是指鲜明可爱,通常用来形容春季,如春光明媚等。由第一个空前的"春夏"可首先排除A、B两项。"绚烂"指浓烈繁华、绚丽多彩,"丰盈"意为富足;"烂漫"指光彩四射、绚丽多彩,"静谧"形容静寂无声或形容忧愁的样子。由第二个空前的"收获"可看出后面选"丰盈"更恰当,由此排除D项,选择C项。
4.C【解析】这句话是《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武文斌的颁奖词。"沉重"意为心思重重的,心情极度忧虑或不安,多用来形容心情;"阴森"意为阴沉,可怕,常用来形容地方、气氛、脸色等;"慌乱"意为慌张忙乱,通常只能用来形容人,因此根据第一空就可排除A、B、D三项。"黑色的背景下最亮的那束光",这样的表述形象生动,震撼人心,与句子的背景相符,故正确答案为C项。
5.C【解析】这道题的突破口在第二个空。首先看"感受力",前句提到创作艺术作品,提到知识、经验、想象力,这些都与"感受"无关,故首先排除D项。再看"创造力"、"创作力",似乎与前句内容有对应,但是要注意,前句提到了知识、经验、想象力三样东西,而后句只是知识、经验两样,显然不能完全包含,故排除A、B两项。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即这句话承接上句的三样东西,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6.C【解析】这句话是《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消防战士李隆的颁奖词。"点燃"意为点着,使燃烧,意为希望从无到有,与文意矛盾,故排除A项。同理也排除B项。"连接", 使连接,起中介作用,这与文中主动施救的消防战士形象不符,故排除D项。"扩展"指向外伸展,即本来就有希望,把它更进一步伸展了,这与文意相符。"生命激活生命"的表述也更有力,感动人心,故C项为正确答案。
7.C【解析】这道题比较简单,由第一个空即可直接选出答案。题中第一句话说几率趋向一个"常数",第二句话接着说这个"常数"越明显、越稳定。注意第二句中"这个"的指代,"定数"、"固数"都太绝对,文中不曾提到,故排除A、D两项。"变数"与文意相反,故排除B项。
8.A【解析】这道题可以采用排除法,突破点在第三个空。由"朴实的"、"真诚的"、"丰富的"可看出文段的总体基调,显然"激扬"与此不符,故排除C项。"平静"常形容浅层次的事物,不能与"灵魂"搭配,故排除B项。"检验"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的评价,后文并不涉及"符合性评价",故排除D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9.C【解析】由常识可知,2008年的"祸"与"悲"主要是指南方的冰灾和汶川的地震,都属于造成重大损失的天灾。"惊天动地"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多用作褒义,与"祸"与"悲"的感情色彩不符,故排除A项。" 山河破碎"比喻国家遭到外敌侵略,领土沦陷丧失,显然用在这里也不合适,故排除B项。"猝不及防"形容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防不胜防"形容防备不过来,显然天灾都属于"猝不及防"的,C项更为合适。
10.C【解析】由第一个空前面的"薄弱",可知后面应填与"弱"对应的"强",故可首先排除B、D两项。"带动"意为引导使之前进,"扶持"指支援、帮助,第二个空农村发展滞后,需要的是"扶持"而不是"带动"。"扶助"指扶持帮助,"加快"指使变得更快,第三个空前面讲"增收",与"增"对应的是"加",故这里选"加快"更恰当。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
11.B【解析】结论推断题,文段末尾"做官三年,无绩可求,纯属混混一个"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无功即为有过,B项为正确答案。A项"为官之道"的内涵太过宽泛,没有表达出文段主要说明的问题,故排除。C项"勤政"的内容文段中未有涉及,文中强调的是"绩",无绩不代表不勤政,故排除。D项"不为民做主"文中并不曾提到,文段只是说没有功绩,故D项也应排除。
12.C【解析】文段以仙人掌为主题,第一句谈了仙人掌的生长环境--虽然生长在"沙漠、悬崖"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但是它依然坦然无忧,笑迎日出日落,说明它生命力的顽强;第二句谈到了仙人掌安身为乐、无忧为福,说明了它情趣的自然。所以正确答案是C。
13.C【解析】文段通过对自然界景物的描述来说明做人的道理。A项"开水不响,响水不开"形容有丰富知识的人不喜欢表现自己,而没有什么知识的人却极喜欢表现自己,这样的表述过于绝对,应排除。B项强调"严以律己",即严格要求自己,文中并没有涉及,故排除。D项从字面意思对文段作出理解,不属于文段告诉我们的道理,故排除。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
14.A【解析】文段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子罕"不贪"的故事。题干要求选择文段给人的警语,所谓"警语",须具有一定深度,不能是文段内容的概括。A项"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指的是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主体之身。这与文中的"我的宝物是'不贪'"相符。B项意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这显然与文段讲的"不贪"相去甚远,排除。C、D两项都是倡廉的俗语,虽表达了"不贪"的含义,但都没有脱离文章的内容概括,算不上是警语,故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15.C【解析】文段主要讲述了由看到旧纺线车及旧织布机引发的一系列感想。第一句是中心句,由眼中所见,引发脑中所想,后三句具体描写了想的内容--家织土布的来历及其中蕴含的感情。A项引申过度,不是文段主要表达的内容。B项只是文段最后一句表达的内容,不够全面,排除。D项属凭空臆测,文中不曾表露,排除。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
16.B【解析】文段主要讲述了汉字五种字体外在形式上的美感特征。A项"中国书法"的表述太过宽泛,文段只是表达其中的一个层面,故排除。C项"书写的笔力、笔势"文中不曾涉及,排除。D项文中只谈及"汉字"的问题,关于"书写"不曾涉及,故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17.C【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社会保障理论中的"绿洲效应"。当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只对一小部分公民有效时,大多数没有保障的人就会千方百计地来利用这项制度。所谓"大数定律",其大意是:一个保险项目参保的人越多,发生风险的几率就越小,因此保险项目本身的风险也就越小,亦即保险项目的稳定性、可靠性就越大。文段围绕"沙漠"和"绿洲"展开,因此正确答案通常在B、C之间选择。由"而保护绿洲的唯一办法"可知,文段强调的重心在"绿洲",故选择C项。
18.C【解析】文段讲述了《史记》中《公仪休嗜鱼》的故事。由文中的"如果因接受了别人送的鱼而被免职,我从此就买不起鱼,也吃不起鱼了"可看出,要想经常有鱼吃,关键在自己,要"寡欲"。这与C项一致。B项讲人的性格、嗜好,完全与文段要表达的内容无关,排除。A、D两项都是在强调"贪欲"的危害,文中"有很多人投其所好送鱼给他,他一概不收",这是在讲"寡欲",故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
19.A【解析】文段主要讲述了科学家由蚂蚁的不拥堵得到启示,探索可以用相同方法减少车辆拥塞现象。第一句先说蚂蚁不会出现拥堵现象,第二、三句讲述蚂蚁不会出现拥堵现象的原因,最后一句由蚂蚁引申到人类,提出可以用相同方法解决车辆拥塞问题。B项的表述太过笼统,只说解决难题,没有提到车辆拥塞,而且"蚂蚁觅食"的表达也不够贴切,故排除。C项表述太过绝对,排除。D项只是提出文段中涉及的两个角度,并不是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故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20.C【解析】文段通过三个和尚经营寺庙的故事告诉人们"人心"对得失成败的重要作用。第一至五句介绍三个和尚关于破庙荒废的争执与结果;第六句讲述三个和尚同心协力,各司其职,寺庙被经营的香火鼎盛;最后一句讲述后来三个和尚争功,寺庙盛况不再。A项中所谓的"天时"、"地利"故事中不曾涉及,文中主要讲的是"人和",故排除。B项只能解释最后一句话,与之前的"香火渐盛"矛盾,故排除。D项只印证了"香火渐盛",对后来的"盛况不再"没有涉及,故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
21.C【解析】文段主要讲述了"楷模"的由来。前两句讲楷树,第三句讲模树,末一句讲由这两种树到"楷模"这一词语的由来。A项分别讲"楷"和"模"的含义,没有涉及"楷模",故排除。B项从"楷模"的字体入手,文中不曾涉及,排除。D项主要讲楷树和模树,不是文中意在说明的内容,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
22.B【解析】文段第一句是引子,由山寨风刮进新闻联播引出对山寨的探讨;第二句从文化意义上对山寨进行了解读;第三句从经济消费的视角透析了"山寨风"的亲民路径。比较四个选项,B项相对贴切,故选择B项。
23.B【解析】文段主要介绍了一种特别的成语--数字成语。文段的行文结构为总-分式:第一句总说成语中的数字运用很多,下面分别举例介绍了非整数成语、"2"的变形表示成语、数字连用成语、纯粹数字成语等。A项侧重于谈关系,显然文段中主要讲的是成语,排除。C项提出了两个概念,文段中并没有对其进行对比阐述,故排除。D项"用遍"一词表述有误,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24.A【解析】主旨概括题。文段主要论述了儒家和道家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第一句说儒家和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条主线,第二句说作为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作,理解《论语》和《老子》的重要意义。由此可知,A项符合文意,即要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首先就要读懂《论语》和《老子》。B项谈到对"中国的政治"的影响,文中不曾提到,文中谈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排除。C项说"最经典",过于绝对,排除。D项说"就能",语气过于绝对,与文中的"较容易"、"易于"不符,排除。
25.B【解析】文段通过英国报纸举办的一项有奖征答活动,力图告诉读者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A项的"办法总比问题多",强调的是一种面对问题的积极态度,与文意不符,排除。C项的"棘手事情快处理",突出的是一个"快"字,文中对这一点并不曾涉及,排除。D项的"小顽童"、"大难题",与文意相符。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26.D【解析】文段描绘了深秋里白菜生机勃勃的景象。A项说"霜降"、"植物",都不是文段主要阐述的内容,排除。B项断章取义,文中虽有"美的极点"的表述,但说的是"白菜的白",是从白菜的"生机"的角度来阐述的,而不是真的说它的外形,排除。C项说白菜的味道,文中没有提及,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项。
27.B【解析】文段主要讲的是人受外界信息暗示性的问题。第一、二句从打哈欠的事例出发,引出了受暗示性的说法;第三句之后通过一个实验来测试个体受暗示性的强弱。A项说"从众心理",文中谈的是"受暗示性",排除。C、D两项内容都与文段无关,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28.B【解析】文段主要讲述了"80后"这个词的由来及演变。第一句从最早的2001年说起,介绍当时这个词的指向;第二句介绍了2003年这个词的演变;第三句进而介绍了从2004年底以后这个词的指向。A项是对"80后"作出的带个人色彩的评价,文中不曾流露,排除。C项"新视角理性看待"也是评论性质的表达,排除。D项说"引起社会关注",从文段看不出这层信息,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29.C【解析】文段主要描写了黄山松在恶劣的生长环境中坚韧挺拔的品格。第一句总说黄山松的生长环境恶劣,却能生长数百年;第二句从叶、冠、色、干等角度描写了这些松树的姿态;第三句说黄山松与其生长的环境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和谐的景象。A、B两项不是"悟出"的内容,排除。D项的内容表述太空洞,没有体现文中的松树与环境的关系。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
30.D【解析】文段主要讲述了在面对诸如剧院大火这种紧急情况时,合作策略是最佳的解决方案。A项是不合作的后果,排除。B项讲"利己策略",文段主要强调"合作策略",二者矛盾,排除。C项强调"与他人合作"正确,但"付出一定代价"没有提及,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项。
31.B【解析】文段分析了蔓延到全球的金融危机的起因,并就此提出了治理危机的关键,即挤"泡沫"。A项中提到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文段中都没有涉及,排除。C项中提到的"刺激经济的目标",文段中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表述,排除。D项"维护高水平的资产价格"与文中的"回归到合理的价格水平"矛盾,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32.A【解析】文段讲述了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费德曼卖面包圈的故事。题干要求选择适合的标题,A项中的"诚实",这与文中的"没人看守的收款篮"相对应。B项"靠智慧赚钱",文中并非强调这一点,排除。C项"新的销售方式",文中卖面包圈的方式与传统的销售并没有本质区别,所以谈不上是"新的销售方式",排除。D项作为文段的标题,没有突出"生意"的特点,也不够醒目,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33.A【解析】文段说明了背影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塑造好自己的背影。B项作标题表达过于绝对,文中是说"聪明的人,一定把后背比前脸看得更加重要",排除。C项侧重于"名声",没有提出文中强调的"背影",排除。D项意为表达背影的重要性,没有表达出塑造好自己的背影的观点,排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用"看好你的背影"做标题,新颖、独特、具有吸引力,而同时能给人以警戒和忠告。
34.B【解析】文段讲述了非洲草原上尖毛草的独特生长过程,最后一句话揭示了造成这个独特现象的内因--尖毛草深深扎根于地下,基础牢固,这给了人们一个深刻的启示:一个人的基础越牢,发展潜力就越大,即B项为正确答案。A项是对文段表面意思的概括,不是给人们的启示,排除。C项讲"起步的早晚",这与文段中强调"扎实的基础"不符,排除。D项强调不要只看表面,这也不是文段的启示,排除。
35.B【解析】文段讲述了梅兰芳走红、成为一代宗师的原因:既能恪守规矩,又能超越前人。B项符合文意,为正确答案。A项说梅兰芳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媒体英雄人物",这在文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说"京剧的成功之路",文中没有提到,排除。D项说"京剧观众心目中最卓越的表演艺术家",这在文中也找不到相应表述,排除。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