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5年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A类参考答案要点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中公教育  2015-04-25    

  一、答案要点

  1.将创意转化为产品需借助创客空间这类综合性平台;

  2. 需要以兴趣为导向、以创意为起点,通过创业才能将创新力释放出来;

  3.由创意向创业转化的过程需要资金,这就要求有更多投融资渠道;

  4.促进制造业转型。引领制造业从中心化和大规模形态朝着个体式和去中心化的方向发展,根据个性化需求来生产小众商品,给个体式制造业带来机遇。

  5.促进山寨企业转型。创客的设计和创意与山寨企业的供应链和制造能力优势互补,将给山寨企业开辟一条转型出路。

  6.盘活院校科技资源,培养创新型人才。创客运动加强了教学与实践、教育与产业之间联动,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一流人才。

  7.缓解就业难。个体式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缓解了机器人和网络技术发展而造成的雇佣人数减少问题。

  二、答案要点

  1.垃圾分类处理的做法成效不大,田间秸秆燃烧现象依然严重。

  2.垃圾分类面临本土化、废品回收不被重视、政府投入不可持续、村民多年秸秆燃烧习惯难以改变。

  3.加强技术支持,及时处理厨余湿垃圾。

  4.加强对环卫工人监督,切实做到垃圾分类运输和处理。

  5.加大资金支持,保障垃圾分类处理可持续。

  6.加强对环保企业支持力度,促进其积极回收厨余垃圾和田间秸秆。

  三、参考例文

  以“归零”实现破旧立新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只有顺应变化,不断革新,才能与时俱进,避免被历史潮流所淘汰。目前,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涌现出大量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用旧的思维和方法无法解决。在此情况下,必须破旧立新,而“归零”则是成功的关键。

  “归零”即放弃过去的经验与模式,从零开始。人具有习惯和惰性,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而“归零”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不容易做到,但是,只有“归零”,才能获得新的思维,发现新的方向,从而摆脱固有经验和模式的束缚,赢得新生。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归零”。

  “归零”是政府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改革开发以来,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政府的职能不断转变,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大量的行政审批、作风问题与贪污腐败现象等,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与公信力。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上台,大力推动简政放权,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积极建设法治政府,政治风气大为好转,民众拍手称快。如果没有超人的勇气,对政府原有的管理体制等加以“归零”,这些成绩的取得肯定不可想象。

  “归零”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模式等创新速度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不断“归零”,才能不断创新,占据竞争优势。纵观手机市场,诺基亚在几年内迅速衰落,而苹果、小米则飞速崛起。仔细分析会发现,诺基亚的失败在于没有不断“归零”旧的产品模式,而苹果、小米的成功则在于通过从零开始,开发出更有设计美感、更吸引人的产品以及营销模式。而近几年,创客的风行对传统制造企业的巨大冲击,也是很好的证明。因此,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生产模式等的“归零”。

  “归零”是个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需要。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生活习惯看似小事,实则对人有重大影响。比如说,长期暴饮暴食,会得胃病;长期不讲个人卫生,会给人留下邋遢的不良印象。垃圾分类也是生活习惯的一个方面。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乱扔垃圾,不仅会浪费资源,而且会污染环境。只有以顽强的意志对不良习惯加以“归零”,才能让生活更加健康、更有活力。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商鞅对秦国传统政治、军事等制度进行“归零”,大力推行变法,使其国力强盛,最终统一六国;而邓小平同志则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归零”,实行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走向腾飞。“归零”是破旧立新的金钥匙。政府、企业和个人只有具有“归零”的意识和勇气,才能发展得更好。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