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政法干警面试优缺点孰重孰轻把握平衡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华图教育  2013-12-27    

  2013年政法干警考试笔试已经落下帷幕,考试结果可以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距离公布笔试成绩,还有一段时间,在成绩公布之前,不论你感觉自己考得如何,你都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准备面试,每年都有许多同学感觉自己笔试考得不好,没戏了,就不去准备面试,直到被通知参加面试,才慌忙准备,结果往往因为准备不足而惨淡折戟。笔试只是入场券,面试才是真正决定你能否最终步入政法干警队伍的舞台。

  面试,最核心的考察要点就是“你是最合适这个队伍,最合适这个岗位的”。所有不同部分的考核,也都是从不同方面综合考察这一点。因此,在答题的过程中,要始终围绕这一核心。政法干警面试和公务员面试,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样,面试的内容也是分为自我认知、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应急应变和综合分析五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对应试者所考察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下面重点和大家分享一下自我认知这一部分的答题要点。

  自我认知,根据题型的具体内容,主要可分为:自我介绍(基本情况、成长经历、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价值观等),自我评价(优缺点),岗位认知(对岗位的认识、理解),现场压力(设置障碍或者情境进行考察)等。

  下面结合2012年浙江省政法干警考试面试的一道真题,来看看该如何回答。

  例:结合自身优势和缺点谈谈警察。

  分析:这道题,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好回答,想回答得有亮点,就更难了,那么,应该怎么回答呢?

  第一、优点怎么谈,谈哪些。一定要结合人民警察这个岗位的特点来回答,人民警察有哪些特征呢?保卫人民,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等等。因此,在谈自身优点的时候,一定要结合人民警察的这些岗位特点来回答。比如说,你可以谈你擅长跑步;你有很强的正义感,从小到大只要看到有恃强凌弱的,就一定会保护弱小;从小就能吃苦耐劳等。谈这些优点的时候,如果能加入一些自身的经历作为辅证,就更有说服力了。当然,切记一定不要陷入自夸自大的局面中去。

  第二、缺点怎么谈。“我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或者“我这个人自由惯了,不喜欢被人管着”等,这样的缺点行不行?肯定是不行的。前一个太虚伪,后面一个回答,就是属于与岗位严重不相符。一个人的性格是很不容易改变的,一个自由散漫惯了的人,是很不适合纪律性非常严格的警察队伍的。可以谈一些与工作相关不大或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很容易能改正的方面,比如你可以说你没有音乐细胞,每次唱歌都跑调等;通用的缺点是:社会经验不够丰富,没有警察相关工作经历,对业务不熟悉等。

  第三、一定要有“帽子”和“尾巴”,这个“帽子”是你对这个岗位的认知与了解,要让考官知道你是对警察这个岗位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只有深入了解了,你才能最后的“尾巴”就属于总结升华的部分,一定要从思想认识上得到升华。

  【答案要点】

  、先谈对警察岗位的认识:为人民服务,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打击犯罪等。

  、自身优势:结合人民警察的岗位特点,有针对性的从自身的专业、经历、兴趣爱好、品格等方面阐述。

  、缺点:客观诚恳地分析自身的缺点,这部分要注意措辞,不能将缺点说成缺陷,要尽量使考官理解并接受。同时表明决心,要积极改进不足,提高效率,保证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总结升华:通过我对人民警察的认识,我相信警察这个岗位是适合我的,而我本身的性格特征也是适合警察这个队伍的。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从严要求自己,保持优势,改进缺点,多学习多总结,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警察队伍中去。

  自我认知这一部分,所回答出来的优点,一定要符合这个岗位所要求的主要能力与素质,同理,而你回答出的缺点,一定不能与岗位要求的能力与素质有冲突。而亮点,往往就在于你回答这些优缺点时,很好的结合了自身的经历或专业学习,用自身的经历或专业去辅证你所回答出的优点,让考官相信、理解并接受你的观点。因此,建议大家平时抽个时间,平静下来,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自身的优缺点、爱好等,提前做好准备。有所准备才能有所成功,最后祝大家顺利通过面试,进入政法干警队伍!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