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5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答案要点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中公教育  2015-04-25    

  第一题

  【中公解析】

  目前我国公益性文化场馆总体发展程度较低,具体表现在:

  一、人均占有量低。我国公共文化设施总体数量增加,但人均拥有量严重低于发达国家。

  二、发展不均衡。贫困地区文化事业投入比重低,市县级文化场所不达标,是我国文化均衡发展的难点。

  三、利用率和参与度低。部分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活动、文化惠民项目的利用率和参与度低。

  四、公众满意度低。市民对基层文化场所和文化馆服务的满意度较低。

  第二题

  【中公解析】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考察报告

  市政府领导:

  W新区近年来探索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外包,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市公共文化和服务体系建设,我部门日前对该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进行了考察,作出如下报告:

  W新区将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外包,实行社会化运作,提高了服务效益和利用率,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该区的做法有利于完善公共服务体制,是“服务型政府”与“小政府”两种方向融合的必然结果,有利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特色发展,有利于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标准化、成本细节化和管理规范化,有利于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良好态势。

  因此,我市政府应借鉴W新区的做法,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服务的预期目标,通过公开招际将各项服务外包给专业公司,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二、对公共文化资源采取全年无休、免费开放,为群众汲取文化资源提供便利;三、采取多种方式问需于民,因地制宜,注重历史人文资源的融入;四、加强对外包公司的管理。成立专门考核小组,对外包公司的业务考核。对外包服务监管,聘请第三方对服务人群、单位监督。

  A市文化局

  XX年XX月XX日

  第三题:作文题

  【范文】

  公共文化服务的回归与创新

  文化建设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的视野不能只在“高大上”的文化设施项目上,不能只在一部分人群上,而是要使广大的基层群众、各个社会阶层都有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都从文化生活中体会“小康”的满意感。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目前,我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很多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要适应动态变化,既满足现实需求又具有前瞻性。而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走公共文化服务“回归”与“创新”两条路。

  回归公共服务“以文化人”的功能,拉近文化与百姓之间的“心理距离”。随着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文化与百姓之间的“地理距离”拉近不少,但一些脱离实际的做法,却让公共文化与百姓之间的“心理距离”依然遥远。比如,一些地方文化宫房屋破损、设备陈旧,更有甚者将文化宫转为商业用途,这样的做法不仅让文化宫丧失了其自身的传播知识文化的功能,更造成了有限的公共资源的浪费。治世修文,化育人心。文化本质上根源于群众,还需要回归到群众之中。只有当“心理距离”近了,文化的温度才能深扎到百姓的心里。

  创新,为新时期公共文化服务找到新的立足点。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创新,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随着文化发展的主客观环境、背景和条件的不断变化,群众对于多元、多变、多样的文化需求也不断提高。如何让百姓获得文化服务更加便捷?答案肯定是创新。今天的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需求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一方面,文化发展的多样化,导致了需求的多样化;另一方面,服务对象的多样化也导致了需求的多样化。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多样化与时代的发展也是紧密相连的,因此,我们应该与时俱进,让公共文化服务也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公共文化是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并形成社会凝聚力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前提。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让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常态,才能使之真正促进我们社会的健康发展。(计空格997字)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