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6江苏公务员面试热点模拟题:大数据时代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中公教育  作者:  2016-05-06    

  【热点背景】

  近日,一个名为“微信大数据”的活动页面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不少网友贴出了包括自己加入微信的时间、发送头条微信的时间、第一个朋友、2015年共发布多少微信、共收到多少红包、发出多少红包、收获多少个点赞等详细数据信息。

  不少网友觉得这个2015年微信大数据非常有纪念价值,不过就在当天下午,有不少网友纷纷发布消息,称该活动网址可能会盗取微信账号信息,一位网友发布消息称“这个网址千万不要进,马上把支付宝的钱转出去,已经有人被盗”,并称“进去网页的时候速度很慢,已经在盗取资料了”。

  该消息传出之后,造成不少网友恐慌,扎堆提现微信零钱以及取消银行卡和微信的关联。甚至有网友发现因为系统零钱提现用户过多,导致无法提现,造成恐慌加剧。

  不过当晚,腾讯微信事业群总监、风控总监郑立鹏亲自发了一条自己的微信大数据,辟谣盗号是谣言,请放心分享。

  【题目预测】

  大数据时代,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充斥着真真假假的盗号软件、谣言信息,让大家烦不胜烦,对此你怎么看?

  【中公解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数据”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术语了,它的威力已无所不在,牛津大学教授维克多·梅耶-舍恩伯格在其新书《大数据》中说,这是一场“革命”,将对各行各业带来深刻影响,甚至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但同时它也引发“数据暴政”的担忧。

  可以说,“数据”被捧为21世纪新型“石油”或“黄金”。一些统计学家、物理学家和所谓的数据科学家服务于大数据应用程序开发公司,通过对消费者日常的数据分析,就能从单条信息发现信息间关联,对零售业极为有用,可以避免发货出错,最大限度降低库存成本。而且能知道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行为偏好等等,为商家提供精准的消费预测。

  但实际上,大数据也给我们带来了安全隐患——各类“盗号链接”或者“疑似盗号链接”,让人防不胜防,大数据时代,谁来保护我们的信息着实让人担忧。

  比起信息发展的速度,我们更需要完善、细化与其相应的制度规制。一方面亟须培养个人信息的自我保护意识,判断哪些属于不应“留痕”的个人信息;另一方面企业在收集、索取个人信息时也应自觉自律,培养合法使用个人信息的法律意识。除此之外,消费者还可依据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维护自身权益。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