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深圳公务员申论解读:彰显新时期强大法治力量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中公教育 2014-03-10 大 中 小
2014年深圳市公务员考试已落下帷幕,第一时间对申论试题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度解读。综观试题,2014年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申论在给定材料上,紧扣大政方针、突显理论深度、极具民生关怀,在题目设置上,采取三题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一、给定材料:
(一)材料背景紧扣大政方针
2014年深圳公务员考试申论开宗明义,从材料的一开始就旗帜鲜明的提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为我国打造法治政府指明了方向,更是为整篇材料奠定了根本基调。作为改革的前沿阵地,深圳无论是经济体制还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都走在了全国的先列,此次更是紧扣国家的大政方针,高举新时代法治的大旗——让法治思维融入到城市的管理和发展中。在此,考生需要注意把握这一政策背景,以助于考题作答。
(二)材料选择凸显理论深度
材料中反复出现的“法治思维”可谓是专业理论性词汇,虽然时常见诸报端,但是相信大多数的考生并不能准确掌握其内涵。所谓法治思维,就是按照法治的观念和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要求思维主体崇尚法治、尊重法律,自觉将法律付诸实践,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对于这一概念的精准理解和认识,直接关系到对整体材料逻辑的把握和对相应题目的作答。由此可见,考生在日常学习中,要掌握相应的法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要注意运用理论知识,解释、解决相应的问题,唯有举一反三,方能在考场中从容应对。
(三)材料设置极具民生关怀
2014年深圳市公务员考试申论材料的设置非常“接地气”,多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热点事件,极具民生关怀。从秦朝的商鞅“徒木立信”到马年春晚《扶不扶》热门小品,从新型劳教所的微博曝光到“微规定、开先河、保义举为”的深圳“好人法”,深圳市考申论,不回避问题,不惧怕争议,关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深圳的立法创举也打破“扶不扶”所陷入的现实悖论,彰显了新时期法治的巨大力量,而法治力量背后则是法治思维的体现。因此,学生在关注日常热点时,一定要对其有自己的思考与认识,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此形成完整的分析链条,助力公考。
二、题目设置——三题模式
第一题,归纳概括。该题可谓是本次申论试卷的一大亮点。它打破了以往概括题对于主要内容、问题等传统类型的归纳,直接将概括与公文写作的一般常识完美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深圳市考的“求新求变”。这一题本质上需要对横线后的材料全面的理解,并加以总结即可。值得注意的是,既然是标题,那个四个标题的结构、字数应该保证一致。
第二题,提出对策。本题是较为常规的提出对策题型,只要按照一般的原则,即先归纳问题,再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即可。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必须先问题归纳出来,对策的撰写可以不拘泥于材料,但是必须要有简要说明,以保证操作性。
第三题,申发论述。本次申论作文为命题作文,不需要自己拟定题目。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在文章中一定要体现你对法治思维的理解,同时,不能只谈法治思维、法治政府,更要与城市管理、城市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由此,方能体现题目中“让法治思维融入城市的命脉”。
综上所述,2014年深圳市公务员申论考试材料上紧扣国家的方针战略,极具理论深度和民生关怀。题目设置上有传统延续,更有创新突破,整体命题较为精彩。专家认为,考生不仅要对政府的最新政策、最新动态有认识有思考,对社会热点事件要有持续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应该学会结合法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基础,对其进行分析和推敲,此外,基本的文字功底也必不可少。以上若都能具备,相信考生终能笑傲考场,梦圆公考!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