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难度解析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华图教育 2014-11-30 大 中 小
今年国考行测省级试卷总的来说,与往年的难度变化不大,但各个模块之间有各有不同(所有题目均依据参考考生回忆还原,与华图教育无关)。
一、常识判断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刚刚落幕,常识判断模块的命题规律和命题特点也异常地突出,从题量来看仍然保持在20道题,没有变动,但是难度却比去年有很大的提升。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考察的侧重点有很大的不同。往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模块重点考察人文、科技、地理、法律、经济常识。但是今年国考省部级试题中法律只有1道题,经济只有1道题,以往不考的内容却出现在今年的试卷中,例如政治有3道题,而且涉及的内容具备偏、难的特点。完全打破了以前的命题规律,因此更让考生捉摸不透。
其次:题目的难度有所提升。国考常识模块的题目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考察的知识点非常综合和复杂,一道题目就能覆盖很多方面的知识点,而今年这种特征更加明显,历史、地理、文学常识会出现在一道题的选项中加以考察,所以对考生形成了更高的要求。
2015年试题与历年国考常识题目对比如下:
(1)政治模块比重明显下降,且与历年相比涉及时政的题目较少
(2)历史人文的比重省部级明显上升,且趣味性加强
(3)法律比重有上升趋势
(4)科技、地理变化不大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2015年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考题依然保持40道题量,片段阅读与逻辑填空平分秋色,各20道。今年,省部级与地市级采取同样的考题,只是选项的先后排布略有差异。纵观整个题目设置,言语理解与表达总体难度略有增加,主要体现在片段阅读上。片段阅读题目题干部分较清晰,选项中干扰项的设置明显更具隐蔽性,很容易让考生“落入陷阱”。而逻辑填空的题目难度趋稳。考生不难发现,今年的逻辑填空题目题干部分较精简,字数略有下降。这为考生做题,锁定重点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在逻辑填空题目的考查内容上,成语的考查有所减少,相应实词的考查增多,而虚词的考查没有出现。很多考生觉得成语备考及“赌题”比实词更为高效,进而孤注一掷备考成语,忽略实词。那么这一考情变化,便很好地提醒广大考生,不可以“博弈”心理对待国考,而要踏实学习、全面备考!
三、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题目基本题型没有改变,只是经济利润类的题目有所减少,但是容斥原理类、概率类、几何问题仍占较大比重。难度整体比去年大一点,但是考查的知识点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但资料分析整体难度趋势与上年比较较简单,总计20道题目,其中计算型题目占9道,比较型题目占6道,综合型题目4道。
计算型题目中以一步计算,读数比较的题目为主,其中一步计算的题目以百分点计算为主,大家只要认真找到百分点的相关数据,仔细斟酌加减便可迅速锁定答案。同时,读数比较类的题目在今年的资料分析中出现的次数也较多,对于这类题目,大家可以在选项中锁定关键词,再到题干中找到数据,进行一步比较便可将正确答案挑选出来。
比较型的题目以分数比较、基期现期比重比较为主,分数比较可以利用先看量级,排除一到两个选项,再看首位的方式来求解;对于基期现期比重比较的题目,可以利用我们之前学习过得口诀来迅速的秒杀答案,即观察部分与整体的增长率,若部分大于整体则现期比重大于基期比重,反之则小于。
四、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在国考中一直是重要且稳定的模块,在今年的国考中仍然保持了这种稳定性,仍然是共计40题,共计四个模块:图形、类比、定义、逻辑,且每个模块分别保持在10道题的稳题量。在稳定的基础上,各个模块也有其各自的特点。
其中图形推理难度系数较高,一方面考查过程中设置思维陷阱,另一方面所考察的图形规律相对少见,如:一笔画问题,直角三角形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在我们之前的授课过程中都有所强调,这对于考生是一个利好消息。更为重要的是,在今年的图形推理中更多的侧重了立体识别力的考查,3D效果图和截面图难度相对较大。
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中涉及到大量的常识性内容,对考生知识面的广泛性要求较高,这对于考生而言压力较大,但是从题目逻辑关系角度分析,则相对简单。
逻辑判断在整个考试过程中规中矩,仍然延续国考侧重论证的考查习惯,考生只要保证读题细致认真,题目本省争议性不大,可以有效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今年国考判断推理的考查难易结合,难度偏难。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