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北京最大规模干部公选明启动 241职位达历史之最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中国新闻网  2010-04-20    

  北京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公选”将于明日拉开帷幕。与此前9次公选相比,副局级参选者的年龄上限已由45岁“上浮”至48岁。单位同事、“对口”单位工作人员,都将成为“大评委制”成员,有权决定参选者去留。昨日,北京市委组织部召开“2010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上述消息。

  “公选”为期约3个月,预计于7月上旬“尘埃落定”。明起,个人参选者以及单位推荐、社会举荐者,均可登录北京公招网(www.bjgongzhao.com.cn)报名。今后,成绩发布、入选者公示等各个“公选”环节,北京公选网以及首都之窗、千龙网等网站,都将实时跟进更新。

  241个职位达历史之最

  本次为北京第10次公选,所设241个职位(副局级领导干部和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职位38个,处级领导干部和区县局级单位所属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职位203个)达历史之最,涉及18个区县和50个市直机关和市属企事业单位。

  其中,市政府的组成部门、职能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构多达16个,市发改委、市教委、市规委等都将招选副局级副主任。与往年相比,其对于学历、从业经历的要求更为严格,如市卫生局副局长的“起步点”为博士研究生;市统计局副局长须有10年以上统计工作经历;市安监局副局长不仅要有劳动卫生相关专业背景,还须掌握相关法律知识。

  少量职位全国“撒网”

  241个职位中,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科研处处长等几个金融、科研部门的职位,面向全国。

  其他职位要求拥有北京户口,并主要针对四类人员:中央在京单位公务员和教育机构、科研院所、企业等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北京市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北京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管理人员;海外留学回国人员。

  10余职位面向非中共党员

  据北京公招网发布的“公选公告”显示,10余个职位均在“任职资格”中注明“非中共党员”,其中包括市安监局副局长、市体育局副局长、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等职位,朝阳、海淀、石景山三区也有部分职位有相同要求。

  2008年“公选”,10个职位因笔试人数与选拔职位的比例高于10:1而被取消。据市委组织部干部调配处处长李世新介绍,本年“公选”仍将沿用该原则,不仅笔试环节,面试、组织考察等各个环节均有录取比例限制,未达标者一律取消。

  变化:面试将采用“大评委制”

  与此前9次公选相比,本年公选呈现两大变化。

  此前各年公选,45岁多为任职资格的分界线。但本年公选,副局级领导干部和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职位,年龄限制已放宽至“不超过48岁”,1962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者,均可报考市发改委副主任、市教委副主任等“热门”职位。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年龄上浮三岁,是北京15载“公选”摸索出的经验。45岁—48岁正值人生黄金期,工作经验丰富,入选后经3—5年磨练,如升任正局级,也不过五十二三岁,还有6、7年的任职期。如果“删除”这一年龄段人才,很可惜。

  此外,自2008年公选起,面试环节引入单位同事等人员作为“考官”。在此基础上,本年“公选”,面试将采用“大评委制”,评委成员除了考官,另设“两代表一委员”(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由所在单位同事、服务对象(如所在单位的对口单位)组成群众代表,群众代表比例将超过考官。每一名评委均有相同的打分权限。

  考核还将设“参考项”,即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测试、外语水平测试,“参考项”成绩虽然不计入考试测评综合成绩,但将为最后一道环节———组织考察,提供参考依据。

  “考官对参选者比较陌生。”汪玉凯表示,加入所在单位同事、服务对象等相对熟悉的人员,“考核更精准,减少误判率“。

  对话:公选从“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

  昨日发布会,系由北京市党委部门新闻发言人首次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刘宇辉首度以市委组织部新闻发言人的身份,公开亮相。据其介绍,本年内,北京18区县党委组织部门都将陆续设立新闻发言人,搭建组织系统、媒体之间的沟通平台。

  市委组织部新闻发言人刘宇辉说,公选领导干部“德”摆第一位

  刘宇辉 1967年生人,法学博士,现任市委组织部新闻发言人、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此前曾任朝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新京报:会考试未必会做事,对“公选”一直有这样的质疑。今年公选如何规避?

  刘宇辉: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领导干部的德摆在第一位,通过干部的实绩,看德才。这次推行以能力素质为核心的测评体系,考题涉及、考核方式,从“考知识”,向“考能力、考素质”转变。“扩大民主、群众公认”原则贯穿全过程,考察对象在媒体在媒体上公示,并扩大考察谈话范围,实行延伸考察。

  新京报:公选干部都有一年任用期,正式任命后如果不适合,将被免职。此前9次公选,不适合、免职者占多大比例?

  刘宇辉:选拔过程中,我们一直追求人才与岗位的最大匹配度、最大适合度,所以,近几年总体情况不错,绝大多数都能胜任并且表现出色。不适合人员,我们会调整方式,另行安置。

  新京报:“竞争性上岗”这一干部选拔方式,公众普遍认可。除了“公选”,还将推行哪些“竞争性上岗”选才模式?

  刘宇辉:北京正在制订“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对人事制度改革将有具体设计。除了公开选拔,竞争性上岗还有差额选拔、公推直选等其他方式。

  背景:9次公选选出1个市领导17个正局

  据市委组织部统计,自1995年首次“公选”至上次“公选”(2008年公选),共选出164名局级领导干部和市属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现绝大多数已成为各部门、单位的领导骨干,其中1人已成为市级领导干部;17人成为正局级领导干部;6人为国有企业正职领导。

  164人任职时平均年龄40岁(最大49岁,最小30岁),均具有大本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12名,占68.3%;女干部27名,占16.5%;党外干部30名,占18.3%。

  据市委组织部通报,2008年公选结束后,4名经过考察、未被任用但条件成熟的干部,后被任用到其他空缺岗位;31名进入考察未任用但符合后备干部条件者,去年已被列入副职后备干部。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