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熟悉流程,轻松备考公务员面试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中公教育  2010-04-23    

  面试不仅是对考生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考察,也是心理战术的较量。参加面试的考生,既要做好答题练习,又要做好心理准备,这对不熟悉面试流程的考生来说,是相当困难的,在这里,专家将对公务员面试的流程进行详细的说明,帮助考生透析面试流程环节和题型模式,增强知识,树立敢赢必胜的信心。

  一、公务员考试面试流程

  1.确定面试对象  由人事考试机构按照录取1:3或1:5的比例,参照调剂因素、资格复核淘汰因素、体检、政审淘汰因素等,确定一个基本的分数线。上线考生的笔试成绩按照各个职位从高到低的原则排名,总分并列的,比较《行测》和《申论》合计分数,进行成绩排名,进入面试的考生名单和成绩排名情况应在网站上予以公布,接受考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进行资格复审之后,人事考试机构确定最终正式进入面试的考生名单,考生将得到正式的面试通知书或考试证件,并得到面试的地点、时间和注意事项的通知。

  面试报到抽签一般需要提前10—3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报到,考试工作人员核对考生身份证件和面试通知书等相关证件。之后,考生抽签确定分组和进场顺序,有的地区是先抽分组签,再抽顺序签。

  2.候考  考生抽签完毕后进入候考区等待考试,考试未结束不许随便离开,有考场工作人员监督。

  3.进入考场  按照顺序,考生依次进入考场。

  4.答题  考生进入后,直接走到考生席,站定后向各位考官问好,得到“请坐”的指令后,考生可以落座,开始答题。

  5.退场  考生回答完所有题目后,主考官一般要问考生是否还有其它补充,多数时间已到,考生此时一般回答无补充。主考官宣布请考生退场,到候分室等候分数。

  二、公务员考试面试基本模式

  公务员面试是公务员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相对笔试而言,面试更倾向于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公务员面试相关规定、面试对象和招考职位的要求,可以采用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文件筐作业和实际操作等方法进行。

  目前我国公务员的面试模式主要采取和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就是“结构化面试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根据以往经验,对于京、沪、粤三省的面试,仍然主要采用“结构化面试法”,吉林省公务员面试职位级别不同采用不同面试方法:报考市州及其以上机关(含长春市所辖区、垂直管理部门)的考生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法进行面试;报考县(市、区)及其以下机关(含垂直管理部门)和报考公安机关带编招录职位的考生及报考市州以下机关选调生采用结构化面谈法进行。以下,中公教育专家将详细解读两种主要的面试方法。

  (一)结构化面试法

  A.问答式:由考官按面试题本要求提问,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解答。一般采用必答、选答、顺应式解答三种形式。

  B.答辩式:考生就某种理念、意见或行为回答考官的质询、质疑。

  公务员考试一般采用结构化面试的方法,结构化面试与其他面试方法相比,更为适合大型人才选拔考试,更科学、正规、系统,程序更严密,可实施性更强,且测评结果的效果的效度和信度得到普遍认可。

  综合分析能力是结构化面试重点考察的一种能力,由综合和分析两个部分组成。“综合”指的是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分析”指的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在面试中,它要求考生对所考查的事物、现象、概念不但能从宏观方面进行总体考虑,而且能从微观方面予以考虑,并能充分注意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协调组合。

  (二)无领导小组讨论法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评价技术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测评技术,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考生进行集体面试。将考生按相同或相近的报考职位分组,每个小组(一般为5-7人)在无人组织的情况下,就某个问题进行无领导(无支持人)讨论,各自提出自己的见解。

  无领导小组讨论作为一种有效的测评工具,与其他测评工具比较,具有很强的人际互动性,更直接的竞争性。

  在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考官评价的依据标准主要是:受测者参与有效发言次数的多少;是否善于提出新的见解和方案;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支持或肯定别人的意见,在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基础上根据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否善于消除紧张气氛,说服别人,调解争议,创造一个使不大开口的人也想发言的气氛,把众人的意见引向一致;看能否倾听别人意见,是否尊重别人,是否侵犯他人发言权;语言表达能力如何,分析能力、概括和归纳总结不同意见的能力如何、看发言的主动性、反应的灵敏性等等。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