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3国考结构化面试辅导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华图教育  2012-12-19    

  公务员面试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考查工程,要想在公务员面试中取得高分,必须在知识积累、答题水平、形象气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有优异表现。而对广大考生来说,最直接、也是最先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学会答题,怎样将一道面试题答好。在此,针对面试“答题”部分为广大考生提供一些备考指导。

  结构化面试,是当前公务员考试中采用最广泛的一种面试方式。它是按照事先制定好的面试提纲上的问题进行发问,并按照标准格式记下考生的回答,以此做出相应评价的一种面试方式。

  在结构化面试中,同一职位的考生的面试题目是相同的,避免了不同题目难易程度的不同对考生分数的影响;考官是严格按照测评表来进行打分的,这样避免了完全凭主观印象进行打分的弊端;考生的最后成绩是各位考官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后求平均分算出来的,减少了考官个体的倾向性对考生的影响。

  正因为结构化面试这一特点,只要考生在考前有一个充分的准备,那么面试成绩是可以迅速提高的。要想在面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对结构化面试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与所报岗位、个人特质相契合的个性化答案。

  结构化面试的基本题型包括五类:自我认知类、人际沟通类、组织管理类、综合分析类、应急应变类。下面我们分别对这五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做一个总体梳理:

  一、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类

  对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类试题,有三种主要类型:

  第一类是直接型。直接型的设问方式有如下几种:“请介绍一下你自己”、“请问你有那些优缺点”、“请问你为什么要报公务员”等。对于直接型试题,考生要注意自己的答案一定要与公务员的职位要求相匹配,重点挖掘自己的优点,这些优点反映在自己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个性特点上,强调自己所具有的这些特点恰恰就是自己报考的这一职位所需要的。

  第二类是间接型,通过间接的提问来考查考生与职位之间的匹配性。比如“你的座右铭是什么”、“你最崇拜的人是谁”、“请问你最喜欢的著作是什么”等等。事实上是以比较隐蔽的方式来考查考生的价值观,考生在要注意挖掘自己所回答的内容符合所报职位的要求。

  第三类是压力型。通过给考生施加压力的提问来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与心理素质。比如:“你的专业似乎和我们的要求有一定距离,请你谈谈你的看法。”对这类试题,考生要保持冷静淡定,既要承认自己离理想状态还存在差距,又要尽量说服考官自己在所报考职位上具有的优势。

  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特点都不同,自我认知题的答案不可能千篇一律,它是结构化面试中最能体现考生个性的一类题型。对待自我认知试题,考生应认真梳理自身经历,挖掘其中闪光点,归纳出自身最具优势的方面,并准备好用作论据的事例,真正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二、人际沟通类

  人际沟通类试题通常会设定一个人际交往的障碍情境,例如误解、冲突或矛盾,要求考生“身临其境”地对其中涉及的复杂人际关系进行处理,协调各方利益,解决情境中的人际交往障碍,以一道真题为例:“你的办公室有你和处长还有个老同事,老同事老把他自己的工作给你做,影响了你的工作进程,处长因此批评你,你怎么办?”

  想要答好人际交往题,就必须从题目设定的“角色”出发,通过适当行为和措施,有效地解决情境中的矛盾或冲突,进而维持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协作关系。对于人际沟通类的题型,一个总体的思路就是多在自己身上找问题,不从别人那里挑毛病。人际沟通类试题按照题目中所设定的场景,考查考生处理与如下几类人群打交道的能力:第一,与自己上级之间的关系;第二,与自己同事之间的关系;第三,与自己亲人之间的关系;第四,与自己朋友之间的关系;第五,与自己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关于处理与自己上级之间的关系,主要思路是服从领导,尊重领导的权威;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要热心帮助同事,遇到矛盾要从大局出发,多忍让,不激化矛盾;处理与亲人之间的关系,要尽力做到事业家庭两不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处理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原则性是第一位的,对于交友要谨慎;处理与自己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要热情有耐心,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在回答人际沟通类试题时,考生可从自己的过往经历中发掘一些有效沟通技巧,或者通过图书或培训来学习一些沟通的“高招”,并在答题时运用。通过一些具体的沟通方法来显示自己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而非大而化之,处理任何问题都是“沟通”两字带过——那样的答案平庸无奇,反映在得分上也不会太高。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