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公务员面试举例论证的四个方向:古、今、中、外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中公教育  2015-06-23    

  公务员面试中,一般作答综合分析类题目的逻辑结构为: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在论证观点的时候我们常用到举例论证,不仅仅是哲理类题目,在社会现象类题目中同样可以通过举例来加强或者削弱观点,那么在进行举例论证的时候,该从哪些方向去寻找例子呢?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能举出丰富生动的例子吗?在短短一分钟的思考时间里怎样迅速想到合适的例子呢?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这样的任务看起来很难完成,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只要你拓展思路,从古、今、中、外这四个方向去寻找,你就能轻松地找到合适的例子点缀于答案之中。

  一、古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哲理题所蕴含的道理来自于古人的言行,尤其是孔孟之道,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吾日三省吾身(自省)、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经历磨砺,才能成功)等。所以回答这类哲理题目时不难从古人言行中找到恰当的例子。例如:在论证“经历磨砺,才能成功”时引用较多的例子是司马迁《报任安书》里的一段话: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话我们既可以详细列举其中的个例,也可以整段引用。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高中语文所学的:《劝学篇》《史记》节选篇目等。

  二、今

  在举例论证的时候,如果能举出身边鲜活的例子就尤为感人,也容易打动考官。举身边的例子不仅在哲理题适用,在社会现象类题目作答时依然适用。例如:谈到某些官员“作秀”,我们就可以列举河南官员抗旱送水流于形式,只为拍照;安徽官员看望老人不亲自到处而用PS照片等,用来证明官员作秀的现象确实存在。当然我们也可以举刘金国临危不惧,在第一线指挥救火;段爱萍散尽家产为村民盖小学、养老院等事例从反面来论证我们大多数党员干部还是能够树立良好的宗旨意识为民服务的,只是少部分官员为了政绩“导演”一些闹剧。

  三、中

  我们举例子的时候,尤其是现象类题目的举例论证最好举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例子,这类例子小至个人品德大至国家大政方针都可以用到答题中,如:核潜艇专家黄旭华默默为祖国付出、阿里巴巴坚持创新、中国的改革开放等,这些例子都非常符合时代的脉搏,自然能让我们的答案不落俗套。但这类例子的积累需要考生多关注新闻,尤其是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活动和年度道德模范颁奖活动,相信通过列举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例子能够很好切合题意,也能很好引起听众的共鸣。

  四、外

  当然我们在举例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列举发生在国外的例子,尤其是在一些涉及法律或者民生问题解决办法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参考国外的一些先进做法,比如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曾经美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很令人堪忧,甚至有记者写了一本令罗斯福总统感到非常恶心并扔掉早点的书《屠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成立了FDA,监管一切涉及食品安全的相关问题,自此美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再困扰民众,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举例论证能让你的答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生动鲜活的例子也能展示出你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洞察力,这些都是受考官所青睐的。所以,考生们从今天开始关注身边发生的热点事件,充实知识储备,让我们的答案变得丰富又精彩吧。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