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2国考申论贯彻执行高分指导之审清公文写作两要求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中公教育  2011-11-18    

  近几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贯彻执行题面孔频繁出现。中公教育专家经过调查发现,很多考生在备考中对此类题型的头疼指数直线上升,因为大家对公文写作无从下手,甚至会感到丝丝畏惧。其实,贯彻执行题型并不可怕,倘若你掌握了其中的答题奥秘,便能在所谓的“困难”面前毫不畏惧,轻松过关。

  专家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类型题都有必需的要求与原则所在,贯彻执行类试题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答的身份要求,二是作答的内容要求。

  (一)身份要求

  贯彻执行类试题作答时需要注意的身份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身份定位,二是执行相对方的身份定位。

  【示例一】假定你是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请参考给定资料,为当地居民社区的宣传栏拟一份节水宣传材料。

  【示例二】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市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草拟一份宣传纲要。

  【中公分析】【示例一】的题目将考生设定为“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执行的相对方为“当地居民社区”的居民。【示例二】的题目将考生设定为“市政府工作人员”,执行的相对方应当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

  不同的自身定位决定了不同的权责,不同的相对方则决定了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

  (二)内容要求

  1.提纲挈领

  提纲挈领,简单来讲就是抓住问题的关键。贯彻执行类试题要求提纲挈领地进行陈述,这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国家政策文件或相关精神的简要概述,二是内容覆盖要全面。

  对于在贯彻执行类试题中有所体现的国家政策文件或相关精神,考生首先要充分理解其内在含义,并在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用简练的语言有条理地概述出来。这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贯彻执行类试题的答案涵盖多方面的内容,不仅包括国家政策和精神的表述,还可能涉及现状、问题、影响、解决措施、积极意义等。将这些内容全部表述在申论答案中,在作答时间、作答字数有限制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因此,贯彻执行类试题在作答要求中一般会提到“提纲挈领地陈述”、“写一份××提纲”这样的要求。

  简言之,“提纲挈领”,就是要抓重点、说关键,要浓缩,不展开。

  【示例一】加大投入。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控制近海陆源污染物排放。

  【示例二】一是加大资金和建设投入。市政府等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高度重视海洋污染处理问题,完善我市渔业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海洋渔业发展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高度重视海洋污染的预防与治理,严格控制近海陆源污染物排放。

  【中公分析】【示例一】和【示例二】都提出了对“加大投入”这一项近海水域污染整治的措施,但是可以明显看出【示例一】语言精炼,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凸显了“提纲挈领”的特点;而【示例二】论述充分,对策全面,结构完整,可以作为对策题中的单条对策使用。

  2.符合客观实际

  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组织意图和工作目标必须严格贯彻落实,“符合客观实际”则是贯彻落实的要求之一。在对组织意图和工作目标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又必须立足客观情况,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示例】假定你是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请参考给定资料,为当地居民社区的宣传栏拟一份节水宣传材料。(20分)

  要求:

  1.体现国家节约水资源的有关精神,说明为什么要节水;

  2.简明、通俗,利于老百姓理解;

  3.不超过400字。

  【分析】将本题的答案节选如下:

  首先要选用节水器具。据测定,“滴水”在1个小时里可以集到3.6公斤水,1个月里可以集到2.6吨水。因此居民在购买卫浴产品时,首先就要考虑节水功能。

  其次要改掉不良的用水习惯。将烟头等细碎废物扔进垃圾桶,而不是用马桶冲掉,洗手、洗脸、刷牙过程中不用水时要及时关掉,及时修理好漏水的设备。

  再次要提高水的利用率,实现一水多用,如用废水冲马桶、浇灌绿地等。

  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响应国家节约用水的号召,珍惜我们的水资源,一点一滴,从我做起!

  贯彻执行的实施方案是否合理,要取决于其措施是否符合当地的实际,是否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份答案中提出的“将烟头等细碎废物扔进垃圾桶”、“洗手、洗脸、刷牙过程中不用水时要及时关掉”等节水措施贴近群众生活,能够被群众理解和接受,真正起到宣传节水的目的。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