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南招警申论热点:未富先老下的中国养老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京佳教育 2011-02-24 大 中 小
【背景链接】
中国人口变化的一个特点是“未富先老”,这将成为“十二五”最重要的挑战。
提及人口老龄化,我们过去更多的作为一般现象来看待,其实,其背后有更多的含义,特别是对经济增长的含义。2000年中国的人均GDP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现在大概是世界平均水平47.7%,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人口老龄化(65岁以上老人比重)也在赶超,2000年的时候我们是6.8%,和世界平均水平完全一样,但是至2009年,我们的老龄化比例已达8.3%,世界平均水平7.5%,也就是我们显着赶超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显示,在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至2030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预计到2050年,全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1/4以上,社会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的阶段。尤其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经开始步入老年。与自己多儿多女的父母不同,唯一的子女将承担赡养他们的重任。未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出现4个老年人、1对夫妇和1个孩子的“四二一”结构。“养儿防老”这一乡土中国的伦理基石,已在时代变迁中悄然发生着变化。现阶段,我国养老产业和养老服务的发展还相对滞后,中国正面临快速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如何加快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安享老年生活,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观点】
人口结构和素质的改变,将极大影响中国的未来。未富先老,决定了一个国家既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同时更要分配好财富蛋糕,提供高质量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满足百姓现实的养老需求。
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看起来浪漫,却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扰---从中国传统的儿孙供养型家庭养老,到以社会力量介入为主的养老方式,这中间,还有漫漫的长路要探索。
一、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亟待健全
提到养老,首先涉及福利院、敬老院和老年公寓等各种社会养老机构。但统计数字显示,目前中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养老机构床位数只有11.6张,也就是说100位老年人中只有一位能入住养老机构。国家虽早在2008年就提出扩大养老机构规模,以应对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形势。但老年人口数量庞大、患病率高使老年护理需要量逐步增加,家庭小型化和大量的“空巢家庭”使我国传统的靠血亲养老护老的功能逐步弱化,再加上传统观念以及老年人对环境和心理的需求使老人首选居家养老,还有不可忽视的经济能力欠缺等一系列的问题促使从去年开始,养老工作从单一的床位建设发展到了当下的“以居家养老为主”的政策,并开始注重养老护理,尤其是居家养老。
中国目前的养老保险体系,其主要目标是为养活计划体制下国家没给予养老储备金的那部分老人和一部分中老人,而不是面对未来老龄化社会的需求的。因此,社会养老保险体系采取了个人名义账户和社会统筹并举的政策,让现在的青年和中年人通过名义账户将自己的养老钱先支付给现在的老人,自己的养老再等待未来的新人予以支持。但是,这样走下去的风险极为巨大,不仅威胁着老年人物质上的安全感,而且增加了老龄化中国所面对的社会挑战。
同时,老年人生活中的最大难题来自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自理的老人所需要的服务和照顾是最繁重的。近10年来,专门照顾产妇和婴儿的1个~3个月的月嫂服务被社会视作专业了,而老人护理比照顾婴儿复杂许多,而且是长期照顾,5年、10年甚至15年,这个专业性极强的职业迄今却未被社会完全认同,没有得到政府和家庭应有的重视。相当多的人还把照顾老人视作一般性家务劳动,找个保姆就行。护理人员奇缺的现象在先发达起来的城市地区已经十分明显,它导致所有需要照顾的老人还只能依靠家庭。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前还存在诸多不足:第一,我国养老床位总数仅占全国老年人口的1.59%,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3%的水平;第二,保障面相对较小,服务项目偏少;第三,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既存在有的机构“一床难求”,也存在有的机构“床位闲置”现象;第四,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缺乏,投入不足,监管上存在薄弱环节。另外,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人口老龄化与老年护理等诸多方面,我国都存在着与人口老龄化不相适应的问题。专家分析说,我国需要照顾护理的老年人数量在迅速增加,目前,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照料的老年人数量为1500万人,预计2020年将达到2500万人,而我国目前各类养老机构的床位数仅有266.2万张。因此,人口老龄化与老年护理的供需之间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如何有效保障养老质量
随着空巢率的增加,老年人的孤独感有所增强。伴随着经济收入的日渐丰富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经济上不再依靠儿女供养,相比之下情感需求日益凸显。
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口老龄化的初期,也曾大量发展养老福利设施,但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条道路很难走下去,因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福利费用、社会保障费用大幅增长,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此外,社会机构养老模式还造成老人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淡漠。所以,指望大量兴建敬老院、福利院来解决社会养老问题并不现实。
其实,居家养老的优势显而易见,让老年人在长期生活的社区中养老,熟悉的环境能帮助老人保持原来的生活习惯,亲朋好友的造访能使老年人精神愉悦。更重要的是,老年人在家里过晚年,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家庭资源(住房、家具、耐用消费品和生活设施等),避免资源浪费。
探索介于社会机构养老与家庭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在已经到来的老龄化危机中,如何抓住“危”中之“机”,对于21世纪的中国至关重要。老龄化社会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挑战,更是对传统养老理念的革新,切实解决养老问题,加快新兴养老服务产业发展,鼓励并扶持居家养老行业,是必然的趋势。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