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1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标准表述:社会养老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中公教育  2011-03-23    

  【背景链接】

  当前,广东社会老龄化程度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排在前列。全省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比例已达8.17%,且每年以3.5%的速度递增。老年人口基数大,地区分布不平衡,欠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发达地区。这是目前广东省面对的人口老龄化最基本的特征和情况。

  2015-2035年将是广东老年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平均每年净增长48万人左右。203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700万人左右,2050年达到2100万人。广东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7%增加到14%,从人口老龄化社会跨入老年社会,约需要25年时间,是一个过程短、速度快的进程。

  广东省社科院一名专家说:“我们在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准备时要与时间赛跑,不能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再去做。”广东现在还是处在老龄化的初期,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在2015年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之前的“关键五年”内,抓住机会,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养老服务设施的投入,为进一步的老龄化做好物质准备,到时候就会有更多的应对余力。

  【标准表述】

  [深度分析]

  尊老、敬老、养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更要发扬光大。只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养老保障制度,使人们充分享受“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才能真正体现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而此时的广东社会老龄化程度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排在前列,全省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比例已达8.17%,且每年以3.5%的速度递增。因此,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东省社会养老服务工作,要力争到2015年,全省老年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实现“9073”目标。“90%+7%+3%=1”,一个数学公式描绘了2015年广东省老年人将以何种方式实现“老有所养”。90%的老年人在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支持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可由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3%的老年人可入住养老服务机构。

  [权威表述]

  要以实现人人享有社会养老服务为目标,以满足中低收入和特殊困难老年群体养老服务需求为重点,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适应老龄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老年人公平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道路。

  --省长黄华华在“广东省社会养老服务工作会议”上强调

  [问题表现]

  广东省的社会养老服务虽然在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有了较快发展,但依然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老年人需求不适应的矛盾。

  主要包括:

  第一,全省养老床位总量较少,仅占老年人口的1.1%,低于全国1.6%的平均水平;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小,部分地方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也存在“床位闲置”的现象。

  第二,设施设备建设投入不足,许多地方尚未建立稳定的财政保障机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足,养老机构医疗康复设备缺乏,目前广东省仍有2个地级市和17个县(市、区)未建设公办养老福利机构。

  第三,专业化程度不高,养老服务专业人员十分匮乏,全省养老护理员只有7000多人,不足实际需求的一半。

  [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为社会养老服务提供资金保障。全省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逐年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了财政、彩票公益金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为社会养老服务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

  二、健全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体系,加强供养型和护养型养老机构建设。如积极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五个一”工程,在各地级以上市建设一所省一级以上的养老福利机构、一所专业性护理机构、一个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每个县(市、区)有一所省二级以上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每个街道(乡镇)有一所提供临时托管或日间照料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在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三、增加养老服务人员数量,并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增强服务质量,提高专业化水平。如建立资质信用认证、服务反馈、安全管理等一整套制度,根据每一位老人的具体情况,提供家政、医护、情感陪护等一系列服务,做到贴身、贴心、周到细致,让老人满意,最终实现各方面共赢的结果。

  【一句话点评】

  要切实把社会养老服务事业作为一项重要民心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加快落实和完善各项优惠政策,营造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为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