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4公务员申论热点:不能用支教处罚补课老师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中公教育  2014-06-03    

  「背景链接」

  2014年5月,福建莆田市涵江区纪委从改进师德师风入手,强化明察暗访,开展严格整治违规有偿补课专项行动。通过明察暗访,区纪委发现涵江区实验小学、涵江区第二实验小学的3名教师存在违规有偿补课行为。对这3名教师作出了记过处分、年度师德考核定为不合格、责令涉事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两年,并在全区教育系统内实名通报的处罚。

  为雷厉风行叫好的同时,心中难免产生一种隐隐的伤痛。处分、通报,这些处罚并不为过,唯独责令到农村支教让人不解。

  「标准表述」

  [权威论述]

  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习近平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

  强国必须强教。一批批有知识、肯担当、能奉献的青年志愿者奔赴中西部贫困地区支教,不仅传授知识,为那里的孩子开启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照亮了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李克强

  [综合分析]

  教书育人,本就是教师天职;有偿补课,实属乱象。但将去农村支教作为对教师有偿补课的一种处罚,不但伤害了支教的本意,玷污了支教教师的品行,更有可能搅乱农村学校廉洁从教的优良作风。

  支教是在城乡师资差别较大的背景下,一些有着高尚情操、奉献精神的人,深入条件落后、生活艰苦的农村,支援落后地区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为农村教育注入“活水”。它是促进城乡教育平衡的一种方法,也是国家和社会不断鼓励、号召德才兼备的有为青年积极加入的公益类活动,是一种正能量的代表,意味着奉献、高尚和无私。支教,理所应当是一种荣誉。去农村支教的群体都是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应该得到全社会的认可、赞美和尊重,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支教进行下去,使偏远农村相对落后的教育现状得到明显改善。

  [措施]

  一、各地教育部门对于支教老师的选派要进行严格审查。支教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活动,不仅要求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有崇高的道德素养,要进行严格的“准入”考核。为促进教学交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做出贡献。

  二、对乡村教师要进行补贴。在增加生活补助的同时,还要实施人才津贴,实施晋升职称名额向农村倾斜的政策。真正让乡村教师“袋里有钱、住有所居、晋职有望”,让乡村教师安心在农村从教。

  三、触碰师德高压线的教师要严格处罚。明确教师不可触犯的师德行为,为师德设立一条红线,通过通报批评、警告、记过、记大过、年度考核师德考核定为不合格、当年度不得评先、不得参与职称晋升等对违背师德的老师进行严格处罚。

  「标题、开头、结尾范例」

  标题:师德“划红线”更要“守红线”

  开头

  80多年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它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农村教育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就之大不言而喻。但是,有一点仍不能忽视,农村教师纷纷进城,正悄然影响着农村教育。

  目前,我国有数百万的教师生活在农村。他们恪尽职守,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所处的条件艰苦,从事的义务教育责任重大,心理承受的压力非常大。在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的今天,广大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应引起人们重视。

  结尾

  将师德纳入教师考评机制,既是对以往评价体系“唯成绩论”的及时纠偏,也是对社会道德培育的一次有益尝试。同时,也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价值常识:教师不应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讲课机器,而应该是有血有肉有道德的可爱的人。

  教育面前人人平等,让农村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相对于城市孩子,农村孩子现阶段更需要优质、全方位的教育。希望全社会更多地关注这些孩子,希望更多的优秀年轻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教育依然贫困的山村去。各地 能切实为贫困学校解决一些现实困难,用实际行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现代化的教育。

  鲁迅先生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尽管山水阻隔,但农村儿童“趟水上学”的痛与苦,我们都应该伸出援手。每一个人的举手之劳,都可能点亮并温暖别人的世界。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