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公务员面试热点:如何看待“软世代”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中公教育  作者:  2016-12-19    

  【热点背景】

  现如今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软绵绵的年轻人”数量都在增加,这群人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他们可能有工作,也可能没有工作,有工作的对任何一份工作都无法长时间坚持;2、他们在收入上无法养活自己,常常需要父母的补贴,而父母对补贴并不抗拒;3、他们几乎不思考未来,没有什么能让他们振作或改变,偶尔萌生出某种异想天开的计划,就会想到动用父母的钱。因为这些人在经济、理想、责任、对生活的耐受力等方面都显得软绵绵的,所以被称之为“软世代”。

  【中公评析】

  1.“软世代”的由来

  父母的“放纵”。据调查,“啃老族”和“软世代”的父母之间最显著的差别在于,“啃老族”的父母经济能力普遍较弱,而且相当有限的财富还是通过勤俭节约积累下来的,而“软世代”的父母受益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会的增加和社会财富蛋糕自身“水涨船高”式的膨胀,更富有也更容易获得收入。也正因“软世代”的父母获得收入相对容易,所以也对自己的孩子存在一定的“放纵”心理,这是“软世代”出现的前提。

  “偏颇”的理想生活。贫穷时代的中国人,对未来生活的理想是尽可能少地劳动乃至不必劳动,而又不会缺衣少食。那个时代无暇顾及所谓“未来的精神生活”,因此几代人向往的生活理想可能是残疾的,而这种残疾的理想正在变为现实。我们的前一代还在挨饿,我们这一代虽然解决了吃饭问题,但成长期在物质上依然十分匮乏。而在今天,一部分人,尤其是类似“软世代”这样的年轻人,已经慢慢走进了过去的人们理想中的状态。他们的同龄人中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刻苦耐劳,而且充满令人惊讶的创造力,将会继续革新人类的生产效率,但这种革新反过来在后勤上保证了“软世代”这个群体得以继续存在和扩大。

  “酸性”社会环境。物质获取太容易,就形成了一个“酸性”社会环境,溶解人的意志和精神。“软世代”就是被“酸性环境”泡软了的一群人,他们对文明的再生产毫无兴趣。他们对时代十分满意,或者无意理会,对社会尚待改进的制度或思想缺陷一无所见。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在“原始化”,就像生活在一个食物来源非常丰富的地方的原始人,空手可以捉到鱼,抬头就能采集到果实,不需要鱼钩也不需要梯子,没有任何变革动机,除了进食就是玩耍。

  2.“软世代”的危害

  “软世代”个人难以自立。十几年前,“啃老族”开始被用来形容一部分无法养活自己的80后,而我们所见到的“软世代”也有某种“啃老”特征,但又有显著的差别。80后的“啃老族”是与十几年前中国城市生活成本开始剧增相伴而生的,他们可能很努力,但凭借自身的薪水无法在城市安插下一个至少由房子、车子、妻子、孩子组成的“正常家庭”,因而需要父母的经济支持。除去少部分完全不工作的人,大部分“啃老族”的人生方向还处在前代人所能理解的“正常轨道”上,“啃老”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维系这一“正常轨道”。而“软世代”,则对一切都毫不挂心,走到哪是哪;有工作就干几天,不高兴了就离开;对收入低的工作没有兴趣,对收入更高的工作又没有信心和进取心;没有对生存的担忧,因为可以向父母伸手;人生在他们那里,只是把时光切成了一小份一小份,一份一份地过,每一份之间没有质的区别。 简单地说就是,“啃老族”中大部分是依赖父母但却还怀抱希望的人,而在“软世代”身上则看不到动力的火花。后者在心理和行为表现上,都是一群外形上像大人的婴儿,把外部世界理解为一个供养自己的后勤库,他们对生活没有想象,无所谓好与坏,就像胎儿对于羊水没有什么评价一样。

  “软世代”将“拖累”社会发展。起初,“软世代”只是新生代中的一小部分,不是社会面对的紧急问题,因为这些人都不是法律或道德意义上的越轨者,除了让人在观感和知觉上不太舒服外,也没有造成明显的危害。不过,这些人越来越多,就会让社会发生变化。

  在信息和思想的获取如此便捷的时代,却出现了越来越大规模的不具备任何有效知识的社会参与者,他们人数一多起来,就能让本来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无意义,让本来无意义的事情看上去很重要。他们能让任何崇高的价值(如爱国主义)变得不可理喻,也能让影视、文艺作品越来越低智化却越来越受欢迎,既能让浅薄的艺人大红大紫,也能让真正的思想者和艺术家被挤出圈外,形成一种社会逆淘汰。

  归根结底“软世代”的产生是个人心态、家庭心态和社会心态共同所致,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依靠教育和社会宣传,给“软世代”群体、家庭,甚至是这个社会打上一剂强心针,让“软世代”硬朗起来。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