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申论热点:网络募捐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中公教育  2015-11-13    

  【背景链接】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迅猛发展,网络募捐、微公益等多种募捐形式作为官办慈善的补充取得了较大发展。调查显示,虽然47.4%的受访者曾通过网络平台参与过捐款,但仅28.5%的受访者信任网络捐款中的慈善组织或募捐个人,62.4%的受访者担忧在网络募捐中存在诈捐、骗捐的潜在风险。

  2015年10月,安徽女子李娟因“见义勇为救女童”被恶犬咬至重伤在网上不断升温。事发后,李娟收到超过80万元捐款。然而警方调查发现,李娟实被男友的狗咬伤,所谓“见义勇为”也是男友一手策划。随后百名捐款者拟讨回捐款,但也有爱心人士同情其遭遇,仍愿帮她。

  【深度解析】

  [正确认识网络募捐现象]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募捐、微慈善等异军突起,成为民间公益慈善新的阵营。相比传统的募捐方式,网络募捐门槛低、传播快、影响大、互动强、效率高,使善款畅通无阻,让募捐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助,感受爱心的温暖和慈善的伟力。

  网络募捐是符合“互联网+”大潮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网络募捐低成本高效率的优点理应得到肯定。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募捐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障,诈捐、骗捐事件的出现,也不足为奇。另外,网络募捐善款的使用和余款流向,也往往缺乏透明和监管,容易引起社会争议,伤害慈善募捐的公信力。

  [原因分析]

  诈捐、骗捐事件屡出不穷,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两个:一是网络募捐平台泥沙俱下,网站、微博、论坛、QQ群、游戏,只要有网民去的地方,就可能有网络募捐的存在,一般人不容易分辨真伪;二是网络募捐,很多时候成了点对点的行为,公众给私人账号捐款,缺乏必要的中间监督环节,募捐资金的使用、善款余额的处置,缺乏透明监督,甚至出现“携款出走”的事件。

  [参考对策]

  网络募捐走出“信任危机”,中公教育专家认为须立法规范。

  首先,网络慈善相关的立法,应该更加规范和完备,让网络募捐的阵地更加有序、更加有效、更加有力。

  同时,对网络募捐的主体资格设定必要的门槛,给予合乎条件的个人和团体必要的募捐主体地位,对参与网络公益募捐的行为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和定性。

  再者,不管是网络募捐主体,还是受助对象,均要公开善款使用情况,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

  最后,还要扶持网络募捐平台建设。一方面,避免网络募捐平台杂乱无章,对各种网络平台,应该实行网络募捐资质认证,从而保证所有网络平台都可以发布募捐消息,但捐款接口必须统一到中介账户;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应或者自建,或者资助公益组织,建设正规的、有影响力的网络募捐平台,方便各种网络募捐活动的高效开展。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