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0国家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的常见误区与应试技巧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中公教育 任中玉  2009-11-10    

  二、判断推理的应试技巧

  (一) 图形推理

  图形推理考查的是应试者的抽象推理能力。具体的形式有多种,但原理都是一样的。由于此题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也较少受到知识储备和文化背景的制约,往往靠的是人的空间想象能力。

  1.排除法。首先,观察题型,找出大概的规律性;其次,再看备选答案,进行对比;最后,将明显违背这一规律的予以排除。

  2.了解图形考查的重点,知道图形考查常考的变量都有哪些。例如,图形考查的重点是图形数量、图形形状、图形位置的变化,以及上述三种变化的组合。

  3.根据上述重点,来套用推理模式。首先看属不属于图形元素数量的变化,进而看属不属于图形元素位置的变化,再进而看属不属于图形元素的变化,图形空间的变化,依次排开,发现图形变化的规律。

  4.直接从答案中得到答案。对于通过第一种方法比较难解决的题目,直接看其备选选项。找到备选选项中与其他三项最不相同的一项,这项最不同的一项,就是答案。

  (二)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题型的形式一般是先给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应试者根据这段陈述,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该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且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而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考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备考:

  1.掌握扎实的逻辑学科基本知识,对常考的逻辑知识点非常熟悉。

  2.重点掌握逻辑推理各种题型(尤其是可能性推理)的基本解法和常规思路。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部分越来越侧重可能性推理。这种风格的转变对考生的逻辑思维水平要求更高了。

  例题:最近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在某市高收入人群中,本地人占70%以上,这充分说明外地人在该市获得高收入相当困难。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才能支持上述结论?

  A.外地人占该市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0%

  B.外地人占该市总人口比例不足30%

  C.该市中低收入人群中,外地人占40%

  D.该市中低收入人群中,本地人占不足30%

  解析:这实际上是一个概率推理,也就是70%的比例好像很高了,但仍然不一定能够推出结论,还要看环境的平均情况。A选项,外地人在该市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0%,也就是外地人占的比例也就是40%,这样本地人高收入占了70%以上就说明问题。所以A选项是对的。这里谈到概率推理问题,必须具备逻辑学的专业知识才能快速把这个题目选出来。

  3.尽可能多学习新题型,掌握逻辑推理部分的命题趋势。

  4.反复练习、通过练习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解题技巧。

  (三)定义判断

  定义是揭示概念特有属性的逻辑方法,所谓特有属性就是该类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区别点,把握定义也就是把握这个区别点。其解题技巧有:

  1. 两步对位法。第一步,对定义进行快速扫描,在瞬时记忆的基础上,达到对定义的初步了解,并同时确定出潜在的解题词。第二步,带着选项回定义对位潜在解题词,对定义进行二次阅读,确定核心解题点,进行分解。

  2.充分运用排除法。仔细读完题干定义,对备选项进行分析,不符合题干定义要求的逐个对比排除。

  3.合理利用背景知识。所谓的背景知识,即考生对给出定义的原有印象,尤其是如果给出定义属性考生较为熟悉的领域时,这种印象更为明显,也更为准确。

  (四)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考查的是考生的一种推理能力。对于此类题的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首先要从题干所给的若干次的内涵和外延入手分析。任何一个概念都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所以在分析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时,我们首先要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方面去判断概念之间的关系。

  2.要从概念客观属性上多角度思考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从原因与结果、工具与作用、整体与其构成部分、作者与作品等等角度去思考概念之间的关系。

  3.对题干项概念之间关系要进行细致分析。题干项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些关系是非常相近的,容易混淆,应注意区分。

  总之,考生在考试时,对不同的题型应采用不同的解题思路。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